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塑造你的品牌(同时保住你的工作)
 作者: Josh Hyatt    时间: 2010年10月15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杂志>>第一百七十二期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在经济不稳定的时候,塑造个人品牌是保住饭碗的一种手段。这个办法是可行的,但其中有正确的方法,也有错误的方法
转贴到: 微信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人人网豆瓣

    恕我直言:仅仅凭借在Twitter上的名气不能让你成为优秀员工。正如蒂拉·特基拉(Tila Tequila)等人所表露的那样,仅仅因为你会使用社交网络工具并不意味着你就应该这么做。它可能带来致命的结果。这正是马克·潘内尔讲述的发生在2009年夏天的事情,35岁的潘内尔是在家得宝公司托莱多店工作多年的运营经理。在这家零售公司工作了10年后,潘内尔渴望人们把他视为社交媒体迷,而不仅仅是观察库存和商店损益表的“靠数字吃饭的人”。他个人的微博已经吸引了700个追随者。因此,潘内尔说他建议组织一次畅所欲言的大会,顾客可以参加会议并且向家得宝公司管理层提供反馈。他可以只通过社交媒体分发邀请函。潘内尔说,他的上司当时对这个想法没有意见,于是他开始着手召集他的微博追随者,其中许多人都在家得宝买过东西。

    可是,员工想出来的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公司的想法,可能会与现有的企业文化发生冲突。他的第一条微博才发出几天,潘内尔的上司就告诉他,他的互联网使用情况受到了调查,而且要求他暂时带薪休假。他说,在那段时间里,一位地区经理说起他不该以公司的名义发布微博。没过多久,他因为在工作时间用电脑做不相干的事而被解雇;他的上司抱怨说,当他应该在商店里工作时,他却坐在电脑前。家得宝公司发言人史蒂夫·霍尔姆斯(Steve Holmes)说:“我们不知道有员工因为代表公司参与社交媒体而被解雇。”潘内尔指出:“我不会愚蠢到去做可能让我丢掉工作的事,比如在互联网上闲逛。”潘内尔现在在一家咖啡店做兼职,但其收入远远比不上原先的工资。“太可怕了。”他说,听起来他好像老练了许多,“你必须小心对待发布出去的东西。”

    他说得没错。组织心理学家露西亚·欧文(Lucia Erwin)曾在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担任战略劳动力策划高级主管,她指出,能在公司内成功塑造个人品牌的员工,是对工作场所的价值有充分认知的人。“如果有人希望利用其个人品牌来提高自己在公司的职位,他们必须确保这些价值是统一的。”她说。“你怎么才能弄清楚呢?研究管理层通过奖励、表扬、晋升或薪酬的办法‘强化’了哪些行为和价值。”

案例二
品牌修复人

尼克·高斯(Nick Goss)
BMC Software 前公司战略师

    尼克·高斯是有个性的,这点毫无疑问。但这种个性并不积极。“我是那种惹人讨厌的英国人,总爱说:‘这不可能成功’。”50岁的高斯从2003年起在BMC Software公司的一个部门担任公司战略师。参加会议时,他意识到他的观点要么被忽视,要么就是受到质疑;“质疑内容之细,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他回忆说。在与高级副总裁坦诚对话时,他证实他的品牌没找到市场。在他看来,他的品牌是“聪明,而且善于想出新颖的解决方案”。“他们觉得我没有他们所从事的工作的经验,因此我在他们中间的公信力并不高。”经过那次谈话以及一些类似的交谈之后,高斯不断努力,减少自己的学究气,多做一些有用的工作。

    在一个技术支持项目中,他不仅仔细传达自己的观点,而且还讲述如何应用这些点子。“我没有仅仅把经验当作经验来传授。”高斯说。“我一定要把它与它对我们工作的影响,以及会对我们的时间表和成本产生什么结果联系起来。”2006年,高斯升任软件即服务部门的主管,他把这次晋升归功于自己的转变。离开BMC之后,当他转到零售开发行业担任首席信息官时,他说他新采用的更微妙的办法改善了他与咨询合作伙伴IBM之间的工作关系,并且说服IBM直接与公司分享它们的想法,而不是仅仅做外部分析。“人们看不透你的意图。他们只能通过观察到的行为对你做出判断。”高斯说,目前他创办了自己的咨询公司。他的品牌似乎在蒸蒸日上。

案例三
塑造品牌,而不是吹牛

马文·史密斯(Marvin Smith)
微软公司(Microsoft)人才资源经理




相关稿件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