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低估了中国的能力”
问:你的上述判断很乐观,这是不是在国际企业界基本达成共识的看法?即银行坏账不会真的对中国经济造成很大的麻烦。
答:刚才我说的只是个人看法,并不代表整个国际商界对中国的判断。但我在亚洲工作和生活的时间超过20年,在这20年里也亲眼见过亚洲遇到的一些危机。我也看到亚洲的经济体很快从这些危机中恢复了过来。还记得1987年10月的一个星期一,那是我第一次来亚洲,当时香港证券交易所受华尔街危机的影响已闭市4天。有很多负面消息称,香港经济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恢复,但事实上香港很迅速地重回繁荣。1997年我在泰国工作,刚好是亚洲金融危机,泰国经济走向崩溃,仅仅两个季度内,GDP增长率从8%下降至-11%。那一次亚洲金融危机的确也非常严重,但亚洲在短短几年间就恢复正常,社会稳定,百姓和谐,一切都有条不紊,所以我对亚洲的经济非常有信心。当然,亚洲经济之所以能够迅速恢复,重要的原因是亚洲人民的勤劳和很强的适应能力和灵活性,而且他们有很好的储蓄习惯。目前,很多人非常关注房地产市场,甚至预言中国房产市场会崩溃。我认为房产市场最近确实有些过热,但同时也看到有很多观望的人,他们手里捧着钱,等待着房价一旦回落20%便出手购买。也就是说,一旦房价回落,就会有很多购买者。
问:据我所知,你们刚刚完成了中国的战略规划,能否具体介绍你们的中国战略?
答:过去10年,陶氏在中国的发展非常迅速。销售额平均每年有20%左右的增长。以前,陶氏主要关注中国的一线城市,包括东部和南部沿海城市。我们在上海建立了规模很大的上海陶氏中心,在那里有1,800名员工和84个非常先进的实验室。我们将亚太区总部设在中国,也将创新中心建在中国。此外,还把中国发展成为陶氏的第二大国际市场。这只是陶氏在中国的起步阶段。如果陶氏在中国发展是一本书的话,那么我愿意将这一阶段作为书的第一章。接下来的五年是陶氏在中国的第二章,即我们的新五年规划。这一章中,我们会有很多不同的关注点。
第一,实现业务组合跨地区多元化。为此,我们将在稳固沿海地区业务发展的同时,推进陶氏业务向内陆地区发展,包括在一些新兴城市和地区寻找业务发展机会。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我们会先在中国西部开设办事机构,而后陆续拓展到其他地区。要开设这些办公室,首先需要从全国各地招聘一些熟悉当地经济文化的多元化人才。我们的产品要能迅速从沿海地区推向内陆,如今的一个最大挑战是缺少运营高效的物流分销渠道。目前,陶氏在中国一年有40亿美元的销售额,我们希望未来五年能够将销售额翻倍。此外,随着业务规模的逐渐壮大,我们也需要增加在北京市场的业务投入,同时与政府及相关机构、国有企业建立更良好、密切的沟通。运用陶氏在技术方面的优势,与中国政府建立多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我们充分相信,陶氏在化工、材料等领域的研发能力将助力中国政府在节能环保、生态经济等领域的发展,而这些方面也正是我们在中国未来五年计划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当然,要抓住这些机会,需要与中国相关政府部门加深了解,增进合作,让他们相信陶氏确实能带给他们想要的解决方案,进而选择陶氏作为合作伙伴。
另一方面的发展重点,是人才的培养。对此,有一个数据让我至今都深感自豪。在中国,上至高管下至基层,陶氏99%的员工都是中国人。有一些跨国公司,在高层管理等职位上对中国本地员工有所限制,但在陶氏情况完全不一样。从这点来讲,陶氏很像联合国。因此让我非常骄傲的是,陶氏在中国可以实现自给自足的人才培养。以上是第一章内容。第二章是陶氏在中国的人才培养计划,为陶氏中国乃至全世界输送人才。我到中国之后见到很多人,不管是在陶氏内部或者外部的人,这些人都非常优秀。我们有一个目标,就是在中国的人才发展计划不仅仅是培育人才供本地所用,也是为陶氏亚洲甚至陶氏全球输送人才。我可以非常乐观地说,有一天陶氏全球CEO将由一位中国人担任。人才发展是公司非常关键的一步。我们计划在公司内培养出一批更具规模的管理团队,经营我们日益壮大的业务,预计在未来五年管理团队的人员将增加40%。为了加快这一目标的实现,我们将在下个五年中实施培养领导能力的相应培训计划,让员工可以更好规划他们的事业发展。我认为这对中国很多员工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我们另外一个业务拓展的重要领域是台湾。自收购罗门哈斯之后,陶氏在台湾的业务规模翻了一倍,同时也拥有了一些全新的业务部门,比如我们领先行业的电子与特种材料部门。台湾本身也是全球电子消费品市场的领导者,我希望在未来五到十年,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电子消费品市场会有巨大进展。这种自信一方面源于我们在台湾市场成功的电子消费品业务,另一方面是我们也有机会把这些技术和经验由台湾移植到大陆市场,以推进中国市场的长足发展。
我完全相信,兼并收购将成为推动我们未来五年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此外,陶氏总部也明确表示,他们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我拓展在中国的业务。因此,对我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锁定合适的目标公司,当然前提是能给我们提供进一步拓展业务的平台,同时企业文化相容,以更有效地推动企业业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