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云计算:三个特性使其成为商业变革的创新基因

云计算:三个特性使其成为商业变革的创新基因

毛新生 2012年06月14日
云计算虽然被炒得火热,但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逐步探索的过程能让企业紧跟科技进步节奏。

    其次,当你拥有了这个渠道,那么你将获得它带来的大量过去得不到的数据,比如物流业通过RFID可以得知货物流动全程的信息,可以从这些数据中获得前所未有的洞察力。

    从海量信息里获得价值的前提是在有规模经济效益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之上,处理、存储、管理、深度分析所得到的数据,把这些看似噪音一般的数据转化成商业洞察力,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新。

    换言之,自媒体今天已经逐渐成为主流。传统纸质媒体这种形态在未来还会存在,但会越来越变成一个小众市场,越来越强调对深度内容的洞察力。举个例子来说,传统纸质媒体可以很容易把自己的内容转移到iPad这类移动终端上,并且寄希望于内容的收费和广告获利。传统媒体不能像邮递员一样将纸质内容转移到新媒体上,而是应该进行客户群体的细分和创新。

    新媒体时代,媒体可以利用移动终端收集读者的信息进行分析。如果媒体要争取到广告商的广告投放,就要拿出令人信服的数据。比如说可以通过数据了解到哪些行业,哪类人群是我的读者。也许你可以告诉你的客户说,全球最有钱、最有消费力的人群70%都是我的读者,以后,你就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做很多事情,精准的营销,广告投放等。你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了解订阅新闻的受众群体是谁,对什么内容感兴趣。在信息可以互联的前提下,可以看到哪些用户经常出差,哪些用户每个月通讯费用较高,甚至可以比对用户的信用卡消费、淘宝购物和微博发言,得到更加有价值的信息。这在没有云计算的时代是无法想象的。

    第三,在新的商业基础设施规模增大后产生了新的经济属性,就是边际成本变得非常低,甚至是零,这就是商业模式的长尾效应。它意味着,你可以不用投入任何成本免费提供服务,这个意义是非凡的。过去的商业基础设施是,如果我们推销一个产品买给客户,整个服务过程简单讲有以下几步,第一,首先我们要投入人力、广告向客户介绍这个产品是什么,它的特性是什么,优点在哪里等等,第二,客户知道了以后,产生了购买欲望,我们要提供渠道让他能很容易地下单,下单后能容易地送到客户那里,如果有问题,还要准备人员提供售后服务,任何商业都是这样的。如果这个过程边际成本降低了,变成零了,我们可以采用免费的商业模式,也就是说,我们多了10个、1万个,还是100万个客户对于我们来说总体投入并不会增加太多。我们可以做一个广告,获得一个补偿性的收入,就可以继续活下去,传统的没办法这样做,云服务比传统服务具有超过若干个数量级的竞争能力。

过程即服务

    云计算离不开其他IT技术,没有数据分析,云计算就只有肌肉,没有大脑。所谓业务分析是以业务的创新目标为导向的对大规模数据的分析和理解,从数据到洞察才能称之为业务分析。所以,云计算想要落地,企业的决策者要利用好前述的三个特性,明确企业需要提供怎样的新服务,用怎样的服务方式,商业模式要怎样创新,之后再考虑落地需要什么样的数据、服务、流程和软件,最后考虑数据中心和硬件层面。先明确云计算的商业属性,才能将云计算更好的落地。最重要的是要站在客户和商业谋略的角度上,将新的商业基础设施三要素结合起来,先做商业决策,再做技术支持。这样新的商业流程产生后,会带来商业要素的重新定义。

    商业流程到最后还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所推动的,也就是过程即服务。客户的一个动作推动的是跨部门的协作,这个协作不仅是实时的,而且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就像是网上购物,用户看到的是在互联网上下一个订单,其实后台涉及的人员和部门非常复杂。订单要处理,要经过采购部、仓库、物流等多个环节,甚至有可能客户要买的商品需要按需定制。这就是以订单为驱动的生产过程,这个业务流程会在新的商业基础设施上以服务的方式提供出来。

    每一个行业处于新的商业基础设施转型的时候,其实都是在逐渐走在过程即服务上的。

    企业从商业上要想利用新的商业基础设施,应当考虑如何将技术的要素和商业要素做一个对接,将它们很好地利用起来。这需要企业领导者对新的商业基础设施进行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也许管理者对技术没有兴趣,但是新的商业基础设施是以技术作为基础。管理者只需要尝试从商业服务的新交付途径、渠道、模式的角度去充分理解这三个属性,其实这是技术属性也是商业属性。简而言之,管理者要思考的东西是企业的服务应不应该利用这种新的商业基础设施所带来的交付方式去实现?

  • 热读文章
  • 热门视频
活动
扫码打开财富Plus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