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JBP:数字营销的创新堡垒
唐·舒尔茨专访节选
《财富》(中文版)问:您曾说过,很多营销理论都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变迁。在大数据时代,市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唐·舒尔茨答: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变化并不是很大。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消费者面对的选择更多,自主性更高了。但是营销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们还没有为大数据时代做好充分的准备。众所周知,很多主流的营销理论产生于20世纪的60~80年代,当时的营销手段主要是电视广告为主的、单向的,并不侧重对消费者反馈的分析。而在当前的时代,营销渠道繁多,广告宣传能否到达消费者,怎样影响他们的消费行为,营销者很难知晓。此外,在技术层面,营销者也没有借用数据“跟踪”并分析消费者的能力。比如市场定位理论,以前是品牌去定位消费者,由企业单向传导给消费者,消费者被动接受。但现在情况却发生了逆转。以前一个人想买车,他只能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汽车的广告,但现在他可以上百度搜索,登陆汽车网站,比较各个品牌,挑选最适合自己的车——消费者在“定位”品牌。
问:SIVA理论正是一个基于大数据时代的营销理论,它的适用性如何?
答:我认为它适用于所有行业。大数据时代最大的营销挑战,是当品牌把信息向消费者传达后,如何有效地了解消费者行为。这一切过程只有消费者最清楚。所以,SIVA理论的核心就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建立契合消费行为模式的营销方案。
问:百度是第一个采用SIVA理论的互联网企业,于今年推出了JBP模式,如何看待它的优势?
答:百度提供的搜索服务正是SIVA理论的起点——搜索。百度在大数据挖掘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数据分析人才,而这正是企业的短板。一般企业的市场部门不可能有强大的数据分析团队,这意味着高额的人力和资金投入。
问:低价是很多电商主要依靠的营销手段,他们认为这个方法简单有效。您如何看待这一情况?
答:的确,我们的需求很多时候是在低价刺激下产生的。但是一名理性的消费者,不会只被个别商品的打折促销所左右,他希望自己的钱花得值,还是会去搜集有效的信息,比较同类商品,做出最优的选择。而这正好印证了SIVA理论所描述的过程。
问:我们看到,新媒体正在和传统媒体争夺广告客户。您认为,企业应该如何在其中分配营销投入?
答:其实,营销者并不能准确掌握各种营销平台的差异。这是营销界一直以来的难题。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营销人员的思维方式多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而如果营销者从消费者需求出发,就可以主动地通过比较选出最优的渠道。在当前阶段,很多企业会选择传统渠道和新媒体“混搭”,因为传统渠道还是能够带来客户,但未来的投入会越来越多地向新媒体倾斜。(财富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