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医疗变革者:人类最终会因为科技而延长生命
2017年10月下旬的一天,东京的天气已经微凉。
上午10点,王涛从康莱德酒店走向软银大厦总部。两栋大楼毗邻,步行大约需要花费3分钟时间。他并不知道,接下来的30分钟内他会做一道价值10亿美元的选择题。
彼时,王涛掌舵的平安好医生筹备上市。但在成为一家公众公司前,他希望找到一个全球知名的投资机构为其背书,毕竟数字医疗在当时并没有被大众周知。在瑞士银行的引荐下,王涛即将面对软银集团孙正义的挑战。
握手、寒暄。面容和善的孙正义穿着朴素,但毫不客气。王涛开始讲准备了25页的PPT,当讲到第9页时,孙正义打断他:“接下来再给你2分钟,你要快速讲完。”
王涛快速介绍了后面十几页内容。短暂的沉默后,孙正义听后表明态度:第一,认同王涛的观点,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一定会在医疗领域重度渗透;第二,软银投资了很多其他国家的科技型、平台型公司,可以帮助王涛快速进入这些市场;第三,软银希望投资10亿美金拿走全部出让额度,建议平安好医生晚些时候再去上市。
大手笔、只投行业中最领先的公司,完全符合孙正义的逻辑。
但这给王涛出了一个难题:一方面他需要资金以及软银的强大资源,但另一方面这打破了他原有的上市计划。
从软银大厦26层电梯到达1层,王涛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创造了两个奇迹——第一,自己在10分钟说服孙正义投资10亿美元;第二,他可能要拒绝这笔投资。
事后,王涛向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汇报,孙正义要投资10亿美元。马明哲给王涛的建议是,上市或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成为公众公司,不仅仅能使公司扩大行业影响力,获得更大的品牌知名度,同时,公司能够接受市场的检验。”最终平安好医生只接受了软银4亿美元投资,继续他们的IPO计划。
实际上,对于医疗科技的投资在全球无处不在。StartUp Health公司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2018年世界各地投向数字医疗公司的风险基金达到了破纪录的146亿美元,这也是该领域投资连续第八年实现增长。投资流向各种技术公司,它们研制的产品有简化保险流程,或者帮助用户跟踪记录关乎健康的关键生物指标的移动应用程序,还有可以在家或工作中做符合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标准的心电图检查设备。
平安好医生是绝对的领跑者。一年后,平安好医生在香港上市,成为全球第一支互联网医疗股。时至今日,这家公司用户已经突破3亿,正在改变用户的医疗健康习惯,其市值在600亿港币上下,按照浮盈计算孙正义的投资收益不菲。
破局的人
是时候认识一下王涛了。
在过去二十年里,每个时代的明星公司中都有王涛的身影。他16岁考入南京大学少年班计算机专业,20岁留美攻读计算机硕士,是名副其实的少年天才。硕士毕业后他加入美国微软总部任开发经理参与微软Windows Media、Office等产品的研发。之后王涛曾担任金山软件CTO,主持推出中国最早的办公软件WPS Windows版,金山杀毒、金山词霸。2004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团,担任技术副总裁,分管阿里巴巴b2b业务,以及淘宝、支付宝、在线云软件计算的整体技术管理工作。2007年担任阿里巴巴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阿里软件总裁,2009年,阿里软件与阿里研究院合并,之后改名为阿里云。
科技世界在进入移动互联网的2014年,在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的邀请下,王涛来到平安。他还记得第一次见面,马明哲就在黑板上画架构,讲平安的互联网健康医疗布局。王涛心中的想法与马明哲董事长不谋而合,他们都认为下一个被颠覆的产业会是医疗和教育。
与之匹配的是中国不断增长的在线诊疗市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16年在线医疗咨询量仅占中国整体医院求诊量不到2%。如中国能够在五年内将远程医疗服务的渗透率提高至医院服务总使用量的五分之一,那么在线咨询量可每年递增约36%。
外表看来,中国和数字医疗有着天然的结合关系,但实际却并非那么简单。
最顽固的石头
如果说在中国互联网还没有彻底改变什么领域,医疗一定是最顽固的那一块石头。
中国政府希望在医疗领域实施严格的“强监管”政策,即让移动互联网有序改造这个行业,而非像出行、电子商务那样在短时间内完成进化。2018年8月底,《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在国家医保局官网对外公布,这是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的重要拐点。
科技巨头们都对互联网医疗虎视眈眈。无论腾讯和阿里巴巴或者百度都在加大对健康的投入。马云就曾经表达过一种观点:如果未来有公司能够超过阿里巴巴,那么它一定是在医疗领域。他称之为double H产业,即Health and Happiness(健康与幸福)。
与美好现实形成鲜明对比,大公司们曾经在这里折戟。典型的案例是百度。2017年2月百度宣布裁撤医疗事业部,不久又宣布关停百度医生。批评声纷至沓来:中国医疗互联网虽然外表美丽,但实际商业模式并不清晰。
王涛是互联网医疗的坚定信仰者,并且认为移动互联网是真正能够让医疗资源平权的解决方案。
在互联网行业历练二十多年,王涛看过许多企业起起伏伏后,逐渐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思考逻辑:互联网企业需要从一款核心应用出发,随后不断延伸和扩张,保持高速增长。
和大多数医疗互联网产品相同,平安好医生把在线诊疗作为杀手级应用的出发点,但和大多数创业公司不一样,平安好医生希望一开始就用全职医生为用户提供诊疗服务。
早期一些互联网医疗产品希望用共享经济模型打造在线诊疗服务,即用户发出需求,医疗app平台上的医生接单。这种模型有着天然的弊病:你无法保证医生的敬业程度,并且这种在线诊疗不能做到及时响应。对于第一次实验在线诊疗的用户来说,都是极大地伤害。
王涛认定医生是整个数字医疗产业的核心资产,平安好医生要牢牢抓住这一切,他要组建中国第一支全职互联网医生团队。这在当时是行业里的创举,成本投入成倍加大,来自内外部的反对声音纷至沓来。王涛力排众议,他坚信“AI+自有医疗团队”这条路困难但正确,并且潜力无限。
挑战随即发生——2014年没有医生愿意来到一家互联网医疗公司担任全职工作。“十个医生我们能够挖来一个来就不错了。”他说,当时我们非常希望有一位院长加入平安好医生。
在中国,医生有着特殊的身份。他们并不算典型的最高收入阶层,但受人尊敬,工作繁忙而稳定。更重要的是,进入医院体系并不容易,如果让医生们放弃原有的工作另谋职业则相当于重新开始,更何况是院长级别人物。王涛的第一位院长级人物的目标是南京第一医院分院院长谢红。
谢红留着短发,她现在是平安好医生互联网医院院长。在2014年加入平安好医生前,她说自己每天看到门诊大厅黑压压的人,一直到下班的时候人才会少一些。不少医生门诊时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上厕所也要向患者请假。“我认为中国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很多偏远地区的老百姓到大城市求医问药非常不便;大城市的老百姓去大型三甲医院就医,也是每天人满为患,中国的医疗体系可以更好一些。”
王涛找到谢红,向她发出加入公司的邀请。谢红表达了自己的两个担忧:第一,互联网医院是否有行医资格?;第二,互联网医疗公司能为医生带来什么?这也是大多数医生的疑问。
王涛说:“在当时,我们做的更多是健康咨询。”同时,王涛带着她来到了位于陆家嘴的平安金融中心,在进行一番实地参观考察之后,平安集团的整体实力让谢红稍微安心。她认为,平安好医生虽然彼时规模不大,但背靠平安集团,稳定性比其他的初创公司高很多。
谢红在这里感受到了科技为医疗带来的变化。人工智能问诊就是其中一个显著的趋势,能在移动平台上起到精准分流、节约资源和提升效率的作用。“平安好医生的人工智能拥有三大系统,分别是重大疾病分控系统、药品管理系统和效率提升系统。”她举例称,一些用户只是想问怀孕期间可不可以吃西瓜?诸如此类健康问题人工智能可以快速分诊导诊,大大提高医生效率,但如果涉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则全部由医生处理。
除了在AI医疗技术的投入,平安好医生还利用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保障数据安全。比如,平安好医生已经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匿名特征,收集、统计医疗大数据,保护病人隐私,打通医疗数据孤岛。
谢红为自己当时的选择感到骄傲。她手中的公司股票价值已经飙升了几十倍,这恐怕是2014年任何一名医生都难以想象的结果。但是谢红表示,她并不想马上套现,而是相信平安好医生乃至互联网医疗行业会迎来更大的爆发式增长。
谢红这样的全职医生,在平安好医生已经有上千人规模,他们分布在平安好医生专门的医生职场,那里没有病患排着长队,而是当值的医生身穿白大褂坐在电脑前在线回答线上用户的咨询。在AI医疗技术的辅助下,病患可以很容易地在线上与医生保持联系。
一组数据或许能够说明问题。截至2019年6月末,平安好医生的日均咨询量已经达到65.6万、保持着超过20%的同比增速。目前,平安好医生AI辅助诊疗系统已应用到平安好医生自有医疗团队全部科室及近150家线下医院,累计覆盖超3000种疾病,超过5.3亿人次咨询数据。
产品、平台和未来
在打造好一款核心产品后,平安好医生的用户量猛增。第一个里程碑事件是在公司成立两年后的2016年8月,平安好医生的用户量首次突破1亿。对于王涛来说,他认为这起码证明了移动互联网医疗的市场价值是真实存在的。
“什么是初创企业?就是你也不知道是不是有这样的场景或者市场。有可能根本就不存在,企业就会瞬间消失。”他事后对此总结。
如果说医生为平安好医生带来了用户,那么平台属性则为其提供了现阶段的收入。当2018年2月平安好医生用户数达到2亿时,王涛认为企业真正有了“平台”属性。
在线诊疗之外,王涛继续开拓健康场景下的商业市场,他创建了健康商城。健康商城负责销售与大健康相关的器械、滋补、保健食品,医疗器械和药品等电子商务业务。“2亿用户后我们就开始考虑相关产业生态概念,我们与跟健康医疗行业里各种各样的服务商合作,不再是自己提供商品。”根据2019年中报数据,平安好医生已经与全国3000多家医院、1600多家体检机构、1700多家齿科诊所,以及全国3.2万家药店、4.7万家诊所有合作关系。
从收入来看,平安好医生主要有四块业务:在线医疗、消费型医疗、健康商城、健康管理和互动。王涛相信中国在线医疗-家庭医生的收费模式才是他的下一个重要增长点。
这种目标伴随着不断的试错过程。从制度上来说,中国的基础医疗服务往往出现在社区医院,并且按照科室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但中国患者的痛点是,并不知道自己应该去哪个科室看病,而且过度迷信大医院的问诊能力,导致医疗资源分配极其不平均。
往往创业者最初的想法是在中国寻找美国路径。王涛在美生活多年,深知几十万美国家庭医生已经形成一个星罗棋布的网络,为3亿美国人提供家庭问诊全科服务,这种模式是否在中国可行?
事实上,中国的家庭诊所牌照审批极其困难繁琐,另外,建立起家庭诊所后,随后产生的租金等相关费用极高,按照医保付费门诊收入无法覆盖成本,更不可能盈利,最终会导致医生失去动力。
当发现单纯的线下家庭诊所并不可行后,王涛没有放弃做家庭医疗的念头,他看到了中国不断扩大的中产阶级有家庭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支付领先全球,这是一个非常便利的基础设施建设。”王涛说。
与此同时,平安好医生于今年8月开始推出年度会员服务——私家医生,即向用户提供全职医生在线医疗咨询、日常健康管理、医院门诊预约、实地陪诊等服务。
用户付费签约一位私家医生,便可以通过手机向专家咨询从感冒到孕期的各类问题。彭博社认为,平安好医生推出的此项服务,是互联网时代对目前中国医疗体系的一种全新尝试。王涛也表示,整个行业在探索的同时,我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家庭医生服务将是未来的驱动因素。
2019年上半年,在线医疗为平安好医生贡献3.36亿元收入,同比增长80.5%。这将是未来大力发展的业务,也是互联网医疗的核心业务,为用户提供在线咨询、就诊、挂号等服务。得益于在2019年初上调了服务以匹配问诊量,该业务毛利率从43.7%上升至50.5%。
不断攀升的在线问诊量也将为移动医疗公司带来在线问诊收入的急剧增长。彭博报告中指出,如果每五个问诊中有一个通过线上进行,那么未来五年中国远程医疗服务收入或会每年增长近70%。保守地假设当前平均问诊服务费维持在人民币15元,如果平安好医生的在线咨询量能增加差不多三倍,则有望在2021年前带来至少50亿元的额外收入。
人类最终会因为科技而延长生命
平安好医生用户已经达到3亿之多,平均每三个中国互联网用户中就有一位它的用户。根据Trustdata等第三方机构的数据,按月活跃用户计算,平安好医生是中国当之无愧排名第一的移动医疗应用程序,其市场份额比第二名到第十名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彭博的分析称,平安好医生未来可能需要进一步扩大其内部或外部医生网络,并利用人工智能来提升服务能力。
如果简单提供在线诊疗服务,恐怕就太平淡无奇。王涛希望平安好医生的人工智能服务能像金庸小说中的“吸星大法”那样不断学习医生的技能,并且向自己的问诊患者输出。“平台上已经积累超过5亿人次咨询数据,并且对每一个患者、每一个健康管理的用户都会打标签。我们所有问诊的路径全部都会记录下来,这是和医院的病历不一样的地方。”
王涛依旧记得孙正义在一次饭桌上和他讲的人工智能的未来。“人工智能比互联网的机会要大的多,未来的一切服务都是建立在数据和人工智能之上。”
孙正义的说法深刻影响了王涛。他相信技术改变世界,并且相信人类最终会因为科技而延长生命,这种力量曾经在人类的进程中不断被实践:在曾经的4000年间,人类的寿命只延长了15年,但在过去100年的科技爆炸过后,人类的寿命延长了30年。在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未来对于人类寿命能够延长多少?这也是摆在王涛们面前的话题。
在医疗健康以至于人类健康这一终极话题面前,王涛有着自己清晰的定位。“我们的工作是每天和海量用户交流,对他们进行健康管理。如果能够做好,也是完成了自己使命的一部分。”他说。(财富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