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风向标-2004年100强大陆上市公司分析
特约作者:方添明
2003年是中国大陆股市喜忧参半的一年。一方面是频频的阵痛:南方证券等一批大型券商被接管、国有股的减持风波、老庄股泡沫的纷纷破灭、非典的袭击、股市边缘化争论等,使内地股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另一方面是突现的生机:QFII 成功登陆,标志著内地股市与国际资本市场开始实质性的接轨,价值投资的理念得到进一步认同;社保基金的入市,为证券市场提供了稳定的资金保障;要约收购、整体上市等金融创新为市场创造了不小的想象空间。同样是在 2003 年,经过三年多的调整,上证指数在创出三年半以来的新低之后,迎来了局部的升市;与此同时,在国内经济强劲增长的带动下,大陆上市 公司的总体业绩出现了较大的改善,平均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大增 28.75% 和 42.61%。入围 100 强的 72 家内地上市公司(以下简称大陆 100 强),除航空股因非典原因业绩下滑外,其它行业都分享到了经济增长的成果,甚至有更优异的表现。
一、大陆 100 强继续成为中国上市公司乃至经济发展的风向标
中国证券市场在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质地优良、盈利较佳的大型国有企业继续上市,大大有助于市场的稳定,使证券市场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本年度入围 100 强的内地上市公司数量虽然略有减少(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寿及中国财产保险在香港上市),但销售收入所占的比例反而由上一年度的 48.21% 提升至51.02%(见表一),净利润比例也保持在 58% 以上的比率。5.48% 的公司占全部内地上市公司一半以上的收入和利润,足以证明大陆 100 强的地位举足轻重。
表一 大陆100强与全部大陆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比较 | |||
入围的内地上市公司 | 全部内地上市公司(A、B股) | 所占比例 | |
数量 | 72 | 1314 | 5.48% |
销售收入(百万元) | 1,300,988.041 | 2,549,900 | 51.02% |
销售收入增长率(%) | 42.03 | 34.21 | |
销售收入占GDP的比重(%) | 11.15 | 21.85 | |
净利润(百万元) | 74,194.99 | 126,800 | 58.51% |
净利润增长率(%) | 43% | 42.61 | |
销售净利润率(%) | 5.703 | 4.973 | |
每股收益(元) | 0.444 | 0.195 | 227.69% |
收益增长率(%) | 31.13 | ||
总市值(百万元) | 1,583,695.62 | ||
注:因齐鲁石化、上海石化、石炼化及扬子石化与中石化的财务报表合并,以上销售收入、净利润的数据并不包括齐鲁石化、上海石化、石炼化及扬子石化的数据 |
2003 年,大陆 100 强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销售收入增长高达 42.03%,远远高于全部大陆上市公司的 34.21%。盈利能力方面,大陆 100 强亦显现过人之处,平均每股 0.444 元的收益,是全部大陆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的 2.277 倍。平均净利润率 5.703%,相对于全部内地上市公 司 4.973% 的净利润率,说明大陆 100 强在开拓业务渠道、增加营业收入的同时,也注意控制营运成本,争取利润的最大化,体现它们在管理水平上略胜一筹。
当然,这些公司的二级市场表现也领先于大盘,特别是钢铁、石化、银行及能源类股票,被称为“金花”,成为左右大盘走势的龙头板块。去年以来,部分股票出现翻一番甚至翻两番的走势,不过,这也与价值投资理念的挖掘具有一定的关联。但是,在经过充分的上涨之后,部分机构已对这类股票持负面看法。至于未来的走势,还要视乎这些行业的景气指数、盈利能力能否保持同方向高速运行。
二、经济增长拉动消费,消费增长促进上市公司的收入增长,相辅相成
2003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116,694 亿元,比上年增长 9.1%,是 1997 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受惠于经济的出色表现,大陆上市公司如虎添翼,归类于 17 个行业的 72 家大陆 100 强平均收入同比增长 44.61%(按行业计算,见表二),其中表现最出色的是电子元器件行业,平均收入同比增长高达 101.71%。电子元器件行业在经历长期的低迷后终于迎来了久违的春天,行业周期的景气状况全面快速攀升,其中深科技(第 77 位)去年的产量和销售量都有大幅增长,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 27.20% 和 266.84%。而京东方(第 52 位)2003 年 1 月 22 日完成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 TFT-LCD 业务资产的收购后,TFT-LCD 业务的杰出表现成为其收入的主要贡献力量,2003 年实现销售收入 111.8 亿元,同比增长 133.77%,从而促使京东方从 2002 年排名 87 位急升至 2003 年的 52 位,也是本年度排名上升最快的上市公司。面对以 49% 年增长率迅速膨胀的全球 LCD 显示器市场,作为国内该行业的龙头企业,京东方为未来在 100 强中地位的提升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表二 100强内地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 | |||||||
行业 | 入围 数量 |
所占 比例 |
销售收入 (百万元) |
所占 比例 |
平均收入 增长率 |
净利润 (百万元) |
平均每股 收益(元) |
钢铁 | 18 | 25.00% | 256,162.316 | 19.69% | 47.89% | 24368.276% | 0.5445% |
石油化工 | 8 | 11.00% | 457,703.379 | 35.18% | 29.46% | 19,689.456 | 0.2104% |
家用电器 | 7 | 9.72% | 96,854.168 | 7.44% | 70.12% | 1,989.617 | 0.3249% |
零售贸易 | 7 | 9.72% | 104,397.611 | 8.02% | 54.28% | 957.184% | 0.3321% |
汽车 | 5 | 6.94% | 55,050.766 | 4.23% | 61.96% | 3,856.137 | 0.5574% |
银行 | 5 | 6.94% | 52,122.030 | 4.00% | 36.90% | 6,305.384 | 0.3120% |
通讯 | 4 | 5.56% | 101,330.975 | 7.79% | 71.64% | 5,828.866 | 1.0520% |
食品饮料 | 4 | 5.56% | 27,319.838 | 2.10% | 21.83% | 1,420.121 | 0.5097% |
医药生物 | 3 | 4.17% | 23,686.512 | 1.82% | 26.74% | 625.608 | 0.2833% |
电子元器件 | 2 | 2.78% | 19,039.870 | 1.46% | 101.71% | 625.965 | 0.4570% |
电力 | 2 | 2.78% | 29,508.662 | 2.27% | 21.21% | 6,712.391 | 0.6909% |
航空 | 2 | 2.78% | 31,350.064 | 2.41% | 70.20% | -811.484 | -0.0834% |
计算机 | 1 | 1.39% | 6,693.741 | 0.51% | 24.49% | 113.339 | 0.1972% |
房地产 | 1 | 1.39% | 6,380.060 | 0.49% | 39.50% | 542.271 | 0.3880% |
金属制品 | 1 | 1.39% | 13,800.223 | 1.06% | 52.00% | 682.688 | 1.0831% |
建筑工程 | 1 | 1.39% | 10,922.593 | 0.84% | 20.79% | 183.807 | 0.2600% |
煤炭 | 1 | 1.39% | 8,665.232 | 0.67% | 7.57% | 1,105.365 | 0.3900% |
合计 | 72 | 1,300,988.041 | 44.61% | 74,194.990 | 0.4440% |
2003 年,中国的家电业发展势头良好,在彩电销售量增长以及高端产品市场增长的带动下,家电业共完成工业产值 5038.04 亿元,同比增长 23.27%。同时,大陆 100 强中的 7 家家电企业平均销售收入增长率高达 70.12%,是行业的 3 倍,显然这与 TCL 集团(第 14 位)的整体上市是分不开的,TCL 集团凭借 282.52 亿元的销售收入跃居第 14 位。相反,其它家电企业的排名却有小幅的下降。
另一消费热点的板块是通讯业,其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71.64%,中兴通讯(第 27 位)、波导股份(第 58 位)和夏新电子(第 88 位)在 100 强中的排名均有提高。2003 年国产手机的销售量已稳占 50% 以上的市场份额,特别 是以手机业务为主的波导股份,市场份额已超越三星、爱立信等跨国公司,紧随诺基亚和摩托罗拉之后排列第三。不过通信业也面临著市场增长放缓、竞争日趋激烈、缺乏新业务增长点的困扰。
三、大陆 100 强行业分布趋于集中,同时面临经济重化工业化和加大开放的双重机遇
本年度 72 家大陆上市公司总体分布于 17 个行业,比去年略有收窄,显示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大企业凭借雄厚实力,扩张规模,在市场转变中抢得先机,强者恒强。略为遗憾的是,100 强内地上市公司的行业并没有新鲜血液补充,前进步伐缺乏生气。72 家上市公司的分布,钢铁 18 家,石化 8 家,家电和零售贸易各 7 家,汽车和银行各 5 家。从销售收入看,重型工业的上市公司销售总收入占 72 家上市公司的比重达到 60.16%,说明重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及不可替代的地位。重化工业化是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最为显著的特征,也是中国经济不可逾越的阶段,这已经得到各界的共识。内地上市公司如抓住这一机遇,规模及收入将得以同步增长。
加入 WTO 初期,许多人士均对大部分国家保护的行业表示担忧,但近两年来,这些行业的表现令人吃惊,从汽车、钢铁,再到银行,均以坚实的步伐迎接全球化的经济体系。尤其是汽车和钢铁行业,抓住了机遇,优化了资源配置,保持著高速增长。在 72 家公司中,钢铁和汽车企业共有 23 家。与去年相比,汽车行业数量持平,但排名较去年有所提高。领头羊依然是长安汽车,全年销售汽车 385,498 辆,同比增长 43%,实现销售收入 1,440,412 万元,同比增长 46%,实现净利润 145,068 万元,同比增长 74%,100 强排名 33,与去年持平。虽然长安汽车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并非第一,但在市场布局及战略合作上,还是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如微型车业务、与福特及铃木的战略合作等。在市场国际化的潮流里,我们可以预见,国内大型企业包括国有企业的持续发展、产业化结构调整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等将面临更广阔的空间。
四、备受争议的钢铁业
在排行榜中,我们留意到一股重要的力量:它们都属于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该板块入围企业高达 19 家(见表三),销售收入合计 2,562 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合计 244 亿元,分别占 100 强的 10.49% 和 9.89%。该板块主要包含钢铁及铝业(以下分析主要涉及钢铁业),其崛起得益于行业景气的强劲复苏、国内宏观经济稳定持续的增长及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强劲增长。同时,该行业的投资价值在去年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其中以宝钢股份(第 9 位)、鞍钢新轧(第 32 位)及马钢股份(第 28 位)等表现最为突出,股价均出现翻番的走势,特别是宝钢股份,率领中国联通(第 6 位)、中石化(第 1 位)、南方航空(第 23 位)、长江电力(2004 年新上市)等四家公司,掀起了中国股市价值投资的新理念。
表三 黑色金属冶炼工业上市公司 | ||||||
排名 | 公司 | 收入 百万元 |
净利润 百万元 |
总资产 百万元 |
每股收益 | 市盈率 |
9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44,460.369 | 6,975.725 | 60,917.575 | 0.56 | 12.63 |
18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23,245.858 | 3,552.030 | 35,078.295 | 0.34 | 17.35 |
24 | 山西太钢不锈钢有限公司 | 16,564.814 | 610.545 | 9,065.436 | 0.473 | 11.01 |
28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15,740.348 | 2,792.971 | 26,355.229 | 0.433 | 10.85 |
29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15,625.016 | 820.906 | 12,949.738 | 0.3554 | 17.11 |
32 | 鞍钢新轧钢股份有限公司 | 14,520.736 | 1,432.579 | 15,011.870 | 0.484 | 11.43 |
35 | 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14,167.100 | 884.483 | 15,507.411 | 0.452 | 11.59 |
43 | 湖南华菱管线股份有限公司 | 12,792.227 | 759.368 | 12,649.172 | 0.4301 | 13.02 |
44 | 邯郸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12,731.892 | 626.474 | 16,587.218 | 0.421 | 13.78 |
51 |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 11,210.196 | 524.724 | 7,118.649 | 0.46 | 11.98 |
57 | 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10,896.854 | 572.818 | 8,265.308 | 0.621 | 11.29 |
59 | 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 | 10,719.830 | 565.553 | 9,739.329 | 0.45 | 11.33 |
68 | 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9,295.754 | 824.392 | 7,476.145 | 0.61 | 12.11 |
69 | 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 | 9,281.128 | 578.019 | 9,908.271 | 0.4614 | 15.91 |
79 | 杭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7,471.534 | 531.625 | 4,647.541 | 0.82 | 10.93 |
81 |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 7,160.864 | 981.728 | 8,048.517 | 1.1712 | 9.25 |
87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6,827.372 | 489.538 | 4,883.219 | 0.97 | 9.38 |
89 | 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6,806.860 | 569.260 | 7,708.100 | 0.227 | 30.35 |
92 | 广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6,643.564 | 275.538 | 3,172.010 | 0.402 | 16.17 |
平均值 | 1,282.541 | 14,478.371 | 0.534 | 13.55 |
钢铁板块的投资价值不仅体现在成长性,更重要的是其较强的盈利能力和较低的市盈率。年报显示,该行业在所有行业中每股平均收益和平均市盈率均排名第一。100 强中的 18 家钢铁类上市公司,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占全部内地上市公司(1,312 家 A、B 股上市公司)的 10.046% 和 19.218%。平均收入与去年相比高速增长47.89%,高于全部大陆上市公司同比增长的 28.75%。平均每股收益高达 0.5445 元,是全部内地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的 2.78 倍。13.34 倍的平均市盈率更远远低于深沪两市的平均市盈率。
钢铁行业是否投资过热,是近来争论的热点。政府收紧了对该行业的信贷,使得投资者对钢铁行业的未来前景表示担忧。官方的数据显示,2003 年中国钢材产能和消费均创世界历史记录,消费量占全球钢铁产量的四分之一,被国际公认为世界钢铁消费的牵引车,全年钢材消费量 2.47 亿吨,同比增长 17.06%,钢材消费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国内经济增长速度。2003 年产钢 2.22 亿吨,同比增长 22.38%。2004 年 1 2 月份累计产钢 3,905 万吨,同比增长又高达 27.95%。而钢铁行业投资总额,2002 年是 710 亿元,2003 年就达到了 1,329 亿元,增长幅度高达 87%。这种爆发式的投资及产能扩张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对原材料、能源、交通和环境都产生了巨大压力,从而导致了政府一系列相关限制政策的出台。然而,投资者也应该看到,中国钢铁业的问题主要在于产品结构,产业政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那些过分依赖银行贷款的中小企业,而对大型国有钢铁企业(如 100 强中的多数上市公司)的影响不是根本性的。
展望今年及未来几年钢铁行业的趋势,尽管经济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但总体上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钢材市场预期向好。首先,由于消费结构升级带动的市场需求十分旺盛,拉动生产与投资迅速跟进,加上外商投资热情高涨,整个经济增长正在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周期上升阶段 重化工业化阶段。政府最近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更为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钢铁行业作为基础产业,也将受惠于整体经济增长的拉动。其次,汽车工业和机械制造业等工业都进入高成长期,导致工业用钢的需求大幅增加;而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会、西部大开发的“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等大型基建项目相继启动以及钢结构住宅产业化进程的加速,导致对建筑用钢的需求大幅增加。再次,全球经济(包括美国、日本)呈现复苏迹象,为钢铁行业的发展补充了动力。此外,从长远来看,中国尚属发展中国家,今后几年内基础行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仍将不断扩张,对钢材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因此,在中国的国民经济未真正实现工业化之前,钢材的需求量应不会达到饱和,钢铁行业有望维持产销两旺的局面,前景依然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