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8日,新华社受权发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从这份简报中可以一窥本次三中全会的主要精神。
一、 词频:备受关注的改革议题
会议指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纵观会议通稿,“改革”出现53次,成为第一热词,为三中全会定下积极变革的总体基调;“中国式现代化”出现22次,各领域的改革任务围绕这一目标展开。
会议强调,“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本次会议通稿中,作为首要任务的“发展”出现42次,较十八届三中全会增加5次,均为“高质量发展”的表述。“经济”、“市场”则分别出现22次和13次,分别较十八届三中全会减少12次和9次。可见,新阶段的发展不再仅是外延式“量”的扩张,而要转变为内涵式“质”的提升。
发展的“质”体现在两个方面:1)以科技创新为基础,“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与之相关的词汇在通稿中被21次提及,较十八届三中全会增加5次,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2)以改善民生和城乡均衡为要求,“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通稿中17次提及“民生”和“保障”,较十八届三中全会增加11次;“城乡”和“公平”分别被提及6次和4次,分别较十八届三中全会减少1次和7次。
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在于党的领导,行稳致远的前提是国家安全。“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围绕这一大局,会议通稿35次提及“党”,14次提及“治理”,分别较十八届三中全会增加3次和5次,将党领导下各领域治理机制的完善,放在更突出的位置。“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会议通稿16次提及“安全”,10次提及“军队”和国防,分别较十八届三中全会增加10次和3次。
二、 对比:重点任务的调整进阶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全面深化改革”,并具体部署了14个方面的任务;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部署了13个方面的新任务,并提出“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体现出更强的改革决心。
经济体制方面,十八届会议聚焦于两大问题,一是厘清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二是强调市场体系的公平有序。本次会议更加全面地进行部署,目标是“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此前基础上,进一步提到市场机制、市场环境、市场秩序等,同时特别强调“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高质量发展,是本次会议特别提出的一项部署。报告多次提及“机制”,以期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机制,在中长期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特别提到“新质生产力”。
教育、科技、人才,在本次会议中被放置于靠前位置,而十八届会议并未单独强调三者的关系。本次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该部分紧跟“高质量发展”,科教体系对于高质量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宏观调控和政府治理方面,十八届会议分两段、比较详细地从政府职能和财政两个角度进行部署。本次会议部署站位更高,提出“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提及“财税、金融”两个重点领域的改革。
城乡发展方面,十八届会议具体部署如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本次会议进一步将城乡视为有机的整体进行部署,更加强调“振兴”、“发展”,提出“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等,也提及“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对外开放方面,十八届会议强调开放的“程度”,譬如“放宽市场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等。本届会议更强调开放的“水平”以及相关机制的完善和改革,譬如“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等。
本届会议在非经济议题方面的表述也值得关注。例如,在民主和法治方面,提到“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在文化方面,提出“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等;在民生与社会治理方面,提出“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等;在生态方面,比较具体地提到“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等。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十八届会议公报,本次公报更为具体地介绍了会议对于“当前形势”的分析。一方面,会议强调“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同时提到“落实好宏观政策,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意味着今年下半年政策落实有望加快,努力实现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另一方面,会议强调“落实好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的各项举措”,体现会议对当前经济金融风险仍保持高度重视。
三、 信号:对经济政策的启示
按照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未来五年宏观调控思路可能体现四大特点:
一是,更加注重“治理”。本轮改革继续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总体目标,在具体目标中新提出了“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这涉及如何具体落实党对科技、金融、财政等重大经济事项的领导,需要从机构改革、战略规划、统筹协调上形成明确机制,在此基础上切实做到“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避免宏观调控中收缩性政策叠加的问题。
二是,更加注重“公平”。本轮改革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对比十八届三中全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强调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另一方面,强调城乡之间、各种所有制经济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要素平等、司法平等,明确提出“缩小城乡差别”,共同富裕仍是经济发展侧重点。
三是,更加注重“安全”。本轮改革明确强调“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安全内涵包括: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有效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等。对宏观经济可能有三方面含义:
其一,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角度,考虑到技术路线更迭加快,可能需要保持适度的产能冗余,因而对物价水平有一定压制作用。
其二,从重点领域防风险的角度,宏观调控政策或将避免大开大合,出台大力度政策需要内外部更严峻的触发条件。譬如本轮改革在民生方面强调“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就侧面体现了财政政策对防风险的兼顾。
其三,从应对外部风险的角度,本轮改革强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包括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四个方面,逐渐对齐国际标准。通过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经济,应对中美经贸逆风。
四是,更加注重“质量”。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远景目标是到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根据我们测算,按照联合国对中国人口趋势的中性估计,要达到十四五规划中“人均收入翻一番”目标,2024-2035年间的平均实际GDP增速需要达到约4.24%,如此,中国可迈入发达国家门槛(对应人均GDP 2-2.5万美元)。
但要实现“中等发达国家”的目标,人均GDP需达到3-4万美元,这是单纯依靠实际经济增速提升难以达到的,还必须依托于价格和汇率的抬升。考虑到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趋势减少、资本投入趋于放缓,完成GDP中长期增长目标尤需借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的突围,则是人民币走向长期升值的根基。(财富中文网)
作者钟正生为财富中文网专栏作家,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富中文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刘兰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