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奇怪的现象在中国老牌洗涤公司“蓝月亮”上发生。
8月22日,蓝月亮发布2024年上半年业绩公告。公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半年度,蓝月亮实现营收约31亿港元,同比大幅增长约40%。
与此同时,蓝月亮的亏损却在持续扩大。上半年,蓝月亮亏损约6.6亿港元,而去年同期亏损约1.6亿港元,其亏损额度几乎扩大3倍。
如果亏损扩大发生在一家科技公司身上并不稀奇。互联网公司往往用亏损换来巨额增长,比如此前的美团、滴滴等等,投资者们并不介意其巨额亏损,反而认为用金钱换取市场份额与快速增长是一种公司积极表现。
蓝月亮早已度过增长期,并且其所在的家庭洗涤行业极其传统,亏损扩大显然不能令投资者满意:2020年12月蓝月亮集团在港交所上市时市值一度突破1100亿港元,而当下其公司市值仅为108亿港元左右。
蓝月亮成立于1992年,曾被寄予“中国宝洁”的厚望。
其创始人罗秋萍夫妇俩是大学化学老师出身,具有理想主义情怀。“做一款好产品”这一理念当时也得到了风险投资巨头高瓴资本认可,2010年高瓴资本以4500万美元投资蓝月亮的A轮融资。
此后蓝月亮一路高歌猛进。2008年,蓝月亮率先向全国推广洗衣液,打破十几亿中国人的洗衣习惯,开创中国洗衣液时代;2015年,蓝月亮推出国内首款采用泵头计量式包装浓缩洗衣液,再一次掀起中国洗涤市场变革。最终蓝月亮于2020年在港交所上市。有统计称,蓝月亮洗衣液连续15年、洗手液连续12年在同类产品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
实际上,蓝月亮在上市后盈利能力持续递减。其财报显示,2020年公司净利润为13.09亿港元。但此后逐年递减至10.14亿港元、6.11亿港元、3.25亿港元,今年上半年则亏损约6.6亿港元。
从盈利到亏损,或许可以在蓝月亮财报发布前的业绩预告中找到原因。7月16日该公司的业绩预告中称,2024年上半年,来自新电商渠道所录得的销售额与2023年上半年相比增加约4.5倍。所谓新电商渠道,既诸如抖音等直播电商平台。
2020年蓝月亮的营销费用约为20亿港元,而2023年达到32亿港元,营销费用与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29%升至2023年的47%。近3年来,蓝月亮不断加大直播电商相关的销售费用,营销费用在直播电商投入占比高达70%。仅2024年蓝月亮就邀请广东夫妇等多名超头主播进行带货合作。
值得思考的问题在于,高额的直播费用投入,超头主播的带货合作,并没有给蓝月亮的销售带来实质性增长,反而平台流量费用与主播佣金等营销投入直接带来了其利润的亏损。
比如,今年618期间,抖音超头主播“广东夫妇”为蓝月亮专场直播,这场直播蓝月亮产品销售超过1030万瓶,销售额在7500万元到1.2亿元之间。有媒体报道,这场直播的投流费用估计在4000万元左右,付费流量占比高达69%,远超行业平均。
这让人想起此前同为快消品的美妆品牌完美日记。2020年第四季度,完美日记母公司逸仙电商的财报显示,其营销费用达13.8亿元,占总营收70.4%。其方法与当下的蓝月亮类似:花费巨额资金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被业界调侃 “完美日记全员在为KOL打工”。
无论完美日记或蓝月亮,都反映了一个核心问题:企业该如何利用新营销渠道,而非沦为抖音等平台盈利工具。有消息称,现在蓝月亮的新渠道、营销策略等为创始人罗秋平的第二代制定。过去,蓝月亮重视传统电商平台投放,现在二代管理者认为要大力直播带货,缩小传统平台的投放,不过该说法尚待考证。
毫无疑问,当下拥抱直播等新渠道是大势所趋。但如何利用其扩大销售额并保证盈利,却成为难解之题。被给予“中国宝洁”厚望的蓝月亮接下来如何走出困境?或许能给够给整个消费行业一些启示。(财富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