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商潮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哪吒出海,一场生死之战

徐晓彤
2025-03-27

要将手中极为有限的资源盘活。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徘徊于生死线已久的哪吒汽车,近期终于获得了一线生机。而这场自救最终能否成功,更多地取决于其投入重注的海外市场。

3月25日,哪吒汽车宣布,与国内134家核心供应商达成总计超20亿元的债转股协议。这次债转股计划获得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及北斗智联等头部供应商响应。

而在不到一周前,哪吒汽车深陷研发团队已被解散的传闻。对此,官方只回应称传闻不实,并表示公司正在通过组织与流程优化,推动进一步降本增效。

哪吒汽车境况确实堪忧。去年年底,公司被曝大规模裁员,并拖欠工资与裁员赔偿。同时,有消息称,部门供应商已前往其上海总部讨债。关于这家车企直营店倒闭、店铺转让的帖子也在社交媒体上获得大量关注。

3月19日,在辟谣整体解散研发团队消息当天,哪吒汽车在总部召开供应商大会,讨论化债方案。方案计划,供应商70%的债权将转化为母公司合众汽车层面的股权,剩余30%则将作为无息留债以现金方式分期清偿,平均分为15期,自今年5月开始,每月支付一期。

公司同时介绍了其E轮融资的情况,计划规模约40亿元至45亿元人民币,领投方将投资约30亿元。但由于公司债务繁重,这笔钱如果用于偿还债务的话等于打水漂,因此投资方提出,出资的前提是化债。

供应商能够做出选择的余地很小。就如高管在供应商大会上所说,“大家一起共渡难关,这里面不是一个对立的关系,如果哪吒倒闭了,那就是0,什么都收不到。”在血本无归,与更深的利益绑定之间,供应商们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就目前情况来看,哪吒汽车并未行至山穷水尽,在解决国内债务的同时,它已将谋求生机的重心转向海外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地区。

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对于哪吒汽车这类原本已深陷危机的车企而言,已难寻突破口。2024年年底,公司CEO张勇卸任,哪吒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方运舟接手CEO一职后,随即发布全员信,信中指明了公司下一步的求生方向。

方运舟表示,立足国内,进行全球化扩张,是哪吒汽车二次创业的答案。他指出,市场战略方面,公司将适度参与国内竞争,多模式地聚焦海外,打造全球热卖车型,专注在符合市场期待、毛利率为正的产品。

供应商大会上,哪吒汽车还透露了一个发展方向——未来或将不再造车,而是转型成为一家类似于IBM的汽车服务商。

这家加速出海步伐的车企计划2025年覆盖50个国家市场,在已覆盖的市场中,东南亚尤为被关注。哪吒汽车已在当地获得了一定成绩,且获得了当地机构的扶持。

3月20日,哪吒汽车宣布与泰国专业汽车金融机构NLTH达成战略合作,获得100亿泰铢(约合21.4亿元人民币)授信支持。公司旗下作为首款全球化战略车型的哪吒X将于今年7月在当地启动本地化生产,由BGAC代工企业提供五年产能支持,此举意在将泰国打造为东南亚出口基地。

哪吒汽车泰国子公司表示,2025年零售目标超1万台,并争取泰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前二的位置。

鉴于其以往在当地市场的表现,这一目标并不激进。泰国作为哪吒汽车出海的第一站,2022年,该公司以此为起点,不断扩大东南亚布局。2024年,哪吒凭借两款车型,以1.2万辆的销量,位列泰国新能源汽车全球品牌销量第三(次于比亚迪和名爵)、新势力第一。

泰国之外,哪吒汽车也在着力于拓展东南亚版图,并进入更大的国际市场。今年1月,它在印尼开设了新门店,计划到2025年底,在印尼新开超30家经销商,并在当地推出两款SUV车型。同月,哪吒汽车也在巴西和柬埔寨开设了首家门店。

出海对哪吒汽车而言是生死攸关的一战,它的投入重心已转至海外,计划将海外销量占比从2024年的30%提升至60%。但即便如此,公司的脱困之路依然挑战重重。

地缘政治因素之外,在当下的新能源车发展阶段,多家中国车企都将出海视作关键战略,海外市场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热闹。竞争者中有同样陷入困局、寻求出路的企业,同样也有手握优势、抢占更大市场的头部企业。竞争并不会比国内市场轻松。

而出海是一个需要先进行大量投入的过程,对如今的哪吒汽车而言,是否将手中极为有限的资源盘活,关系到它能否奔赴2026年整体盈利的目标。(财富中文网)

财富中文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富媒体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0条Plus
精彩评论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