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商潮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泡泡玛特为何能逆向生长?

徐晓彤
2025-03-28

“反直觉”表现有方法论可循。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3月26日,泡泡玛特国际集团发布2024全年财报。财报显示,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经调整净利润34.0亿元,同比增长185.9%。其中,中国内地营收79.7亿元,海外及港澳台业务营收50.7亿元,同比增长375.2%,收入占比近39%。

沟通会上,泡泡玛特董事长、CEO王宁的观点反映了其部分经营思路——“我认为商业最核心的三件事情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

在他的观察中,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企业一直聚焦于生产力的提升,实现了效率与成本控制的进步。

但如今,中国制造已经足够成熟,无论国内还是海外市场,几乎都“卷”到了尽头,如此下去,企业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而泡泡玛特的核心逻辑在于,将精力投入在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上。

王宁将生产关系解释为公司对于IP合作关系相对开放的状态,而生产资料则是好的设计和IP,脱离生产力层面的竞争。

他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之前卖100元的杯子,随着生产力的优化,10元就可以生产出来。但在当前高度竞争的环境中,有人赔钱卖9元,这造成公司们的生存压力增加。

泡泡玛特跑通的方法是,通过IP和设计破局。如果将LABUBU印在杯子上,就是为商品重新注入新的价值,那么就可以跳出围绕生产力的内卷竞争。

在王宁眼中,消费需要解决两件事——满足感和存在感。在泡泡玛特近几年的经营中,他发现,存在感的商业价值大于满足感,因此企业要做关于提升存在感的事情,要让IP和相关产品能够体现品味和潮流,为消费者带来身份认同。

能够看出,泡泡玛特如今的经营主要围绕IP展开。公司首席运营官司德的发言也印证了这一点:“2020年前后,我们可能更像一家潮流玩具公司,用户画像是18岁到35岁的女性。但我们自己还是希望成为一家IP公司,IP不分年龄,不分性别,可以跨度很大。”

泡泡玛特现阶段的股价,已经体现了资本对其从潮玩零售商,升级为具有更大想象空间的IP运营集团的看好。

在谈及IP时,“平台化”被高管们多次提及。在公司高管的叙述中,泡泡玛特的IP采用相对开放的状态,可以与包括迪士尼、环球在内的其他IP进行跨界合作。王宁认为,这是公司在生产关系上做的一个创新,以此获得更好的设计师资源和IP孵化能力。

多年前,他就公开表示,泡泡玛特要做中国版迪士尼。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外对标迪士尼的公司众多,结局多以失败告终。

站在现在的时间点来看,王宁设立的远大目标似乎初见眉目。但两者依然存在本质区别——迪士尼是用内容做IP,需要前期大量资金投入,并以年为时间单位才能验证IP成功与否;而泡泡玛特则是用产品做IP,王宁认为,这一模式能让IP得以更高效地运营。

说到这一点时,他用抖音作为描述参照——“其实相当于抖音一样,尽量把资源切碎,包括营销、供应链、产品开发等资源,实时关注市场流行的元素,看IP销售的表现再决定对它的投入。以最快速度判断一款IP是否值得投入更多资源。所以每年IP排名都是在变的......就相当于算法一样,把更多资源给到更合适的IP,它的投入产出比会更高效和有价值一些。”

伴随着国内与海外经营情况的向好,泡泡玛特已不满足于潮玩本身。它先是建立了泡泡玛特城市乐园,又进军游戏领域,推出自研手游,还在今年1月推出了珠宝品牌“POPOP”。

业务边界的拓展虽然可以带给公司更大发展空间,但其他业务的口碑也会影响到IP形象,有损耗IP价值的风险。

泡泡玛特目前的股价与2024年年初相比,已翻7倍有余。发布财报当天,其股价单日大涨超10%。关于公司业务的很多想象力,或许资本已经以更高的估值溢价反映在其股价上。

对这家风头正劲的公司而言,需要用更好的业绩去支撑被拉满的期望。鉴于新兴品牌层出不穷的海内外市场环境,这依然算得上是个挑战。(财富中文网)

财富中文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富媒体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0条Plus
精彩评论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