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 Facebook
数月前一个周五的早上,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召集部下,在Facebook的新总部召开一次备受期待的全体会议。会议通知上说,这是一次不容错过的会议,鼓励出差的员工返回母公司,并告知在纽约、都柏林、海得拉巴以及其他分公司的人通过网络收看直播。在加利福尼亚州门罗帕克市,大约2,000名员工走进停车场对面的绿色草坪上专为大型集会搭建的巨大白色帐篷。大伙儿情绪激动,一位员工形容:“有点像宗教布道会。”会前的嘈杂让人们相信,扎克伯格最终准备谈及那个将把这家有8年历史的公司从热门新创企业变成正规商业机构的重要事件:首次公募。
但扎克伯格有其他计划。对于首次公募,他只是一带而过。与会员工说,这次开会是为了讨论2012年的重要事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会议是为了提醒每位员工保持状态,即便是在Facebook准备迎接它的最重要变化之时也是如此。扎克伯格对员工说,不管外面发生什么,都要继续埋头苦干。他敦促:“保持精力集中,继续上传代码。”1月员工大会之后12天,Facebook宣布了上市的计划。
这位27岁的联合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一直在展示他不同寻常的能力:胸怀大志,不断前行。他要建设一个更加开放、联系更紧密的世界,无论外界有多大的干扰,比如那部并无吹捧之意的奥斯卡获奖传记电影的上映,他都不为所动。使命的意义,再加以扎克伯格为核心、由工程驱动的勇猛冲锋的文化,带动公司疯狂增长:今天,地球上每8个人里就有一个使用Facebook。这家网站给经济中的重大领域带来的变革,比如娱乐、媒体和零售。八年前的那家由五六个狂喝咖啡的程序员开创的公司,如今已经变成了一家在全世界拥有3,200名员工的巨头;单单它的新总部,就将可以最终容纳1万名员工。
从2004年在哈佛大学宿舍酝酿社交网络起,扎克伯格就在努力保留所谓的“程序员精神”,这是Facebook的经营之本。他大致是成功的:Facebook至今仍是一个工程师整宿熬夜创作新功能的地方。在这里,经理们可以随意涂改网站最重要的功能,比如传统的用户档案页面,只要有可能用更好的内容替换它;在这里,最好的创意都变成了产品,无论创意是来自低级的实习生还是扎克伯格本人;在这里,每个人都牢记张贴在公司各处的海报上的那些格言:“求完美不如求成功,赶快行动”(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 and move fast)、“打破旧事物”(Break things)等。
没有人为一家极速增长的修改网页的公司写过管理手册。本文是对Facebook内部的难得一窥。公司已经为培育自己的“混乱”的文化设计出了一套规则。Facebook不准我们与公司最高层官员接触,但通过与几位高级经理的对话,以及对数十位前员工和现任员工的采访,使我们描绘出了一家真正非常规公司的内容丰富的画面。您会读到,Facebook怎样举办训练营,教工程师们如何“像扎克伯格”那样思考,如何迫使他们半道变更项目,甚至强制加夜班;以及用这种不同寻常的方式如何开发出了时间线(Timeline)、聊天(Chat)等公司最重要的产品。Facebook还竭尽全力,把这种方式强加在它的传统业务和营销活动上。
Facebook即将到来的首次公募,将巩固扎克伯格的硅谷创业家偶像的地位,使其与比尔·休伊特(Bill Hewlett)和戴维·帕卡德(David Packard)、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甚至是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比肩。首次公募将把Facebook带入美国企业界顶级公司之列,在其数千员工中制造大批百万富翁,带给公司与谷歌(Google)、亚马逊(Amazon)或苹果(Apple)不相上下的财务能力。但是,成为一家公开交易的公司,也许是对令Facebook取得如此成功的重塑文化的最大威胁。有数不清的新创企业在上市后因季度盈利的压力、员工暴富和规模庞大等因素,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失去了原来的锐气。
而且,Facebook自己已经在面临文化挑战。最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家有两个共生空间组成的公司。一个是扎克伯格的空间,以程序员为主导的精英组织,负责发展Facebook网站;另一个空间处于从属地位,负责用这个网站赚钱,这个空间等级性更强,更像一家公司,是扎克伯格亲自挑选的二把手谢丽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的地盘。谷歌前高管桑德伯格在2008年加盟公司。她的到来,被广泛认为是Facebook长大的标志。从各方面看,雇用她都是精明和急需的一步棋。但是,随着Facebook上市,商业方面的重要性增加,两个空间固有的紧张关系将在华尔街的注视下放大。这一切导致了一个自相矛盾的现象:Facebook在上市前夕已经是一家强大的企业,但它自己却感到有点脆弱。
因此,在Facebook内部,高管正有意识地将它的取胜妙方程序化——基本上是将公司的某种“无政府思维方式”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尽管在此时,公司即将收到美国证交会(SEC)发来的厚厚的规定文件集。他们正在制定培训程序和沟通工具(当然是用Facebook),以保持公司还能像新创企业一样精干。毕竟,Facebook的增长取决于增加新服务,吸引新用户,同时不失去已有的8.43亿用户的关注。所以,首次公募无疑将改变Facebook。问题在于,影响力的疯狂增长、市场需求、内部关系紧张会不会侵蚀它的根本与精神?扎克伯格和他的团队能不能成功走出动荡,同时巩固Facebook的运营方式?
马克·扎克伯格正受到打扰。这是在2010年12月,几位明星工程师来找他,期待扎克伯格对他们大加赞赏。就在几前天,这个团队发布了对Facebook档案页面的一系列修改。这次改动历时数月。发布后的情况初步显示,改动取得了成功。几千万Facebook用户已经采用了这些变动,他们对其是完全肯定的。但是,当团队向扎克伯格报告这个好消息时,他们没有听到他的喝采和拍背祝贺。扎克伯格默不作声,显然在考虑别的问题。工程师们感到失望,其中一位干脆问他:你难道不高兴吗?他回答:我当然高兴。但他也感到担心。他说,Facebook还要重新设计下一个更好更完善的档案页面,给你们四周时间。“此时是在新页面发布四天后。”扎克伯格的一位老友、工程总监安德鲁·博斯沃思(Andrew Bosworth)说。扎克伯格并不是挑剔的人,不会像史蒂夫·乔布斯那样折磨人。他只是如实说出新的档案页面的不足和下一步该做什么。不知道他的话有没有伤到工程师们的自尊,但即使有,他们也很快克服了。博斯沃思说:“在你完成一件产品时,你们当然应该反复考虑它是否就是合适的产品。”
本质上,这就是对“程序员路线”(hacker way)的概括。这一套原则极受重视。在公司不断成长之际,扎克伯格和Facebook的老员工一直在努力坚持这个原则,胜过其他任何事情。公司办公室里处处张贴着印有“编程”(hack)一词的海报。众所周知,苹果公司园区的主路叫“无限环”(Infinite Loop)。Facebook的主路就叫“程序员”(还能叫什么呢?)。在给投资者的信中,扎克伯格用来描述Facebook这一路线的篇幅超过其他任何内容。他写道:“程序员路线是围绕不断改善和重复来打造产品的方法。”如果说,这种路线有什么敌人,那就公司的现状。
从某些方面说,扎克伯格力求以程序员路线打造的产品并非是独一无二的。与计算机、移动设备甚至是打包软件不同,网页服务可以修改和不断完善。谷歌、Zynga等公司也生产非成品软件,也是基本上在不停地对其微调。但在Facebook,对程序员路线的坚持已经远远不仅限于创新方式,而是已经延伸到公司的组织方式、工程职位的管理方式和员工的培训方式。在Facebook,程序员路线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