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新氧上市不到3年即欲私有化,玩的哪出?

2021-11-30

存在监管风险,一段时间内业务增长放缓,转型是否能成功尚未被验证,缺少技术储备……医美互联网平台不被资本看好的原因有很多,而解决方法只有一个,即建立自身长期盈利和增长能力。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11月22日,新氧(SY.US)收到了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CEO金星初步的、不具约束力的私有化建议书。

新氧意欲私有化并不让人意外。上市两年,作为中国最大的医美互联网平台(尽管新氧可能更愿意把自己定位成“医美服务平台”),新氧价值并未受到二级市场认可,今年以来,截至11月26日美股收盘,跌了64.09%。

对于新氧私有化的原因,有不同的推测,有人认为新氧欲回A股或者港股上市,因为这些市场的投资人更了解新氧,新氧也可以享受市场整体的高估值;有人认为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包括新氧在内的医美互联网平台生存愈发艰难,留在资本市场的意义不大;还有人认为退市主要为了规避监管带来的风险。

所谓监管风险,来自于今年频频出手的国家各部委。多项规定频出,中国医美赛道的生态随之变化,黑医美等非法产业链无疑将受到冲击,正规军大多因规范化获利,为什么医美互联网平台却反而受到负面影响?

新氧官方对私有化的原因,三缄其口。顺着分析师和业内人士对新氧私有化原因的几点猜想,我们不妨同时分析上述问题,并探寻同是医美赛道参与者,医美互联网平台为什么常常不被看好。

猜想一:规避监管风险

今年5月底,八部委联合发文,联合开展打击非法医美服务专项整治工作;国家市场监管总局11月正式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11月25日,公安部又下发了要求严打非法制售医美产品的通知。

原消费类一级市场投资人David.L认为,监管从严导致医美互联网平台业务难开展,赖以生存的信息服务遭重创,上下游延伸不畅,业绩难以持续向好发展。

“6月11日国家的政策看了吗?新氧信息服务(也就是打广告)占比很高,但这块越来越严,要废了啊。之前他们自己的回购计划也没用,那要么在上面持续下跌最终成仙股,要么试试私有化能不能拉一把。”David说。

根据申万宏源研究所得数据,纯线上广告毛利率是最高的,能达到60-90%,新氧、悦美、美呗等医美APP毛利率只有10-30%。新氧最新一期财报显示,信息服务贡献了约74.5%的营收,公司整体毛利率约9.25%,如果线上广告监管趋严,这些医美APP的毛利润可能会更低。

医美广告的严监管可能导致的利润下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潜在的被监管处罚的可能性。要是公司依然在二级市场交易,如果因为夸大或虚假宣传等问题受到监管处罚,基本都要公示,对公司形象不利。

除了宣传,平台们还要面对狡猾的黑医美,对黑医美的严打,同样殃及了这些医美互联网平台。

医美互联网平台的开支中,很大一部分都用来鉴别医院、医生的资质,鉴别笔记的真伪,像新氧这样体量较大、有一定影响力的平台,还会公布“绿宝石榜单”等帮助消费者选择正规机构的材料。但是,一些黑医美机构依然成为漏网之鱼,在平台上出现。

医美某上游公司顾问田希(化名)认为:“我看到的私有化邀约是金星提出的,个人认为是对未来可能存在的监管带来的风险的规避。这次监管措施的出台,在水面下的机构/医美等短期很难被监管到,但是平台被监管是显见的,而监管最容易通过平台进行管理,对新氧这样的平台杀伤力最大。”

为了中国医美产业更健康的发展,现阶段的整治是无可避免的过程,但公司可以将自己可能受到的损害最小化。所以,规避监管风险,可能是新氧寻求私有化退市的原因之一,而现阶段监管对平台影响的不确定性,也可能是医美互联网平台不被看好的原因之一。

猜想二:上市公司的束缚

上一个猜想中,已经具体阐述了广告监管趋严对医美互联网平台收入和利润的影响,除广告外,还有很多因素导致现阶段这些平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困难。

David.L分析,医美行业的公司,包括互联网平台公司,讲的都是高速发展换高PE估值,但去年受疫情的影响基本废了,今年看起来也一般,所以曾经其任职的公司考虑投资某医美互联网平台,内部过会时他投了反对票。

理论上,医美赛道足够大,现在平台的渗透率不算高,应该还有想象空间,但理论和现实有巨大区别。

关于这一点,田希以其亲身经历做了说明:“(医美广告)都从抖音、小红书、微博等等转入群、朋友圈,然后开启私域模式,这些政策,是解决不了已经形成的微商模式的。还有,比如深入社区的那些在美甲店、美容院的推荐模式,已经形成生意闭环,查都查不到。我去过的所有指甲店,老板都会给你推荐各种医美,还可以上门服务。他们会经常给做指甲的用户们推荐比如热玛吉、黄金微雕,甚至抽脂、眼袋……你想要什么样的医生,他都能给你找出来。”

田希为了证明,随手翻了一个她附近美甲店店主的微信朋友圈,朋友圈中全都是关于医美的内容。她指着好友列表中另外一个人说:“他们做的就是你只需要拉客去店里,其实店也没有,就是家里,就能做。这个女的做这个发了大财,据说已经是某地首富了。所以新氧的问题不仅仅是监管,是消费的最后一公里,被这些(渠道)垄断了。”

外界人士可能看不到平台们遇到的这些问题,但平台们应该自己心里清楚。只做广告平台、中介平台,不是长远发展之计,还是要寻求业务扩张,往自己的上下游突破。

新氧已经开始行动,今年6月,以7.91亿元收购武汉奇致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进军医美上游器械领域。第三季度,武汉奇致为新氧贡献了4810万元营收,不论多少,算是踏出了业务扩张的重要一步。

如果保持上市公司席位,新氧之后的收购、入股等大动作需要公示,不仅公司的战略布局不能秘密进行,还要受到二级市场股东们的部分影响。私有化后,新氧在新业务的布局上更能放开手脚,更方便公司的转型。

美呗、更美等其他医美互联网平台大概率也将寻求转型,但这些平台转型是否成功,还需要时间检验。目前还没有一个成功案例可考,因为现在资本市场对风险规避情绪较高,投资人可能暂时不会选择医美互联网平台公司。

猜想三:想在A/H股上市,寻求更高估值

除了出于业务发展和公司形象的考虑,也有券商分析师认为,新氧私有化是为了回A股或者H股上市,寻求高估值。

是否能获得比在美股更高的估值要一分为二来看待。A股、H股市场估值的确比美股整体偏高,回来上市可以享受到市场整体偏高的估值,而且介于移动互联网发展水平不同,对于医美互联网平台这种商业模式,中国投资人比欧美投资人理解得更透彻。

但估值高的核心问题,还是标的自身是否优质,是否有增长性,对投资人来说是否有吸引力。David.L和前私募基金分析师尤薇娅均认为,其实现在新氧在美股的估值不算低,也基本不存在商业模式不被理解的问题,主要还是自身不够有吸引力。

“去年准备投个(医美)医院的,然后疫情搁置了,到现在(医院)也没缓过来,估值和业绩没法看。”尤薇娅说:“这些医美讲的都是大赛道故事,要支撑这个故事的估值,必须有高速增长的业绩。你说的还行可能是(百分之)几十的增长率,但在我们看来就是不行。你说这么大赛道,增长率还不行,要么竞争激烈,你能力不如别人,要么这个赛道就没想象的那么大。这样看都是不投或者等。”

医美的故事讲得太大,反而让现在医美赛道中的公司不受资本欢迎。新氧第三季度营收的同比增速为39.17%,还包括了武汉奇致带来的新业务增长,对于挑剔的资本来说,确实显得有些平庸。头部企业尚且如此,何况其他平台?

有人认为,爱美客(300896.SZ)、华熙生物(688.363.SH)、奥园美谷(000615.SZ)等医美概念股在A股上市后都翻了1-3倍,新氧显然被低估了。现在在某头部投资管理机构任职的投前分析师肖一博(化名)并不认同这种观点:“新氧和爱美客不是一个做平台,一个是做产品的吗?他俩咋对标呀?”

David.L补充道:“商业模式不一样。医美互联网平台得不断Push人们产生医美焦虑,制造医美需求,打广告,撮合交易。你说的其他上游公司是有技术储备的,平台型的公司有吗?”

回归理性,回归基本面

监管为什么频频向医美行业出手?就是因为近些年,容貌焦虑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大,造成负面社会事件越来越多。

轻者有大学生为做医美负债百万,还不了“医美贷”被迫拍裸照等,重者有的落下终身残疾,甚至在黑医美机构手术台上丧失性命。

医美的需求本身是存在的,但是在各种夸张的宣传中,变成了更多本不需要医美的人的焦虑。

“以前监管不严的时候,很多三方(平台)为了逐利,他们会导流给黑医美,或者是一些莫名其妙的医生,拿着什么走私的或者没有牌照的注射用的东西给人打。但现在严,首先黑医美被整治了,那它用的那些材料,肯定都得是正规的材料,上游的(材料生产商)就受益了。整个市场需求本身就挺大,以前焦虑可能增加快一点,现在焦虑增加得少,但还是会有一个正常的增长。”在被问及监管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时,David.L这样总结。

监管从严对整个社会是好事,让别有用心的人没法制造更大、更快的诉求,整个社会能从容貌焦虑中逐渐平复下来。对于整个行业也是好事,干掉更多黑医美,市场份额就能被更多正规机构或医院吃回来。正规军能更好地盈利,真正有需要的人也能获得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我国医美渗透率的确比美、韩等国家低,还有发展空间,但没有必要用贩卖焦虑让市场畸形增长。现在是时候回归理性了。有分析人士认为,对于医美互联网平台,与其靠贩卖焦虑挣中介费,不如把营销费用挪去做研发,或者利用于产业上下游各路正规军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开拓业务范围,建立长期盈利和增长能力,这样才可能被投资人长期看好。

基本面的改变,需要时间。

截止11月26日收盘,目前新氧在美股的股价不到4美元,市值只有4亿多美元出头。即便早早传出私有化的消息,但投资人似乎不为所动,股价依然萎靡,距离上市时发行价13.8美元已经跌去七成。

据公告,创始人、董事长金星持有新氧16.4%的已发行股份,投票权约为84.3%。如果进展顺利,他将利用贷款和股权融资来为收购提供资金,股权融资主要用于转续股权和个人现金。同时,金星表示不会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但是,这个私有化邀约,也存在失败的可能性。

无论如何,中长期来看,新氧平台还有诸多变数。往好的方向变化,此时的估值明显偏低。但资本市场又是残酷的,投资者信心若不足,用脚投票,创始人也不能着急。(财富中文网)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富中文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财富中文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富媒体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0条Plus
精彩评论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