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央行为何说“哀莫大于心死”?

2022-01-20

1月1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金融统计数据有关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2022年,人民银行将重点围绕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二是保持信贷结构稳步优化;三是保持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四是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刘国强还表示,政策要充足发力,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保持总量稳定,避免信贷塌方。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近日,中国经济的两件事令人瞩目:1月17日,统计局公布2021年GDP(国内生产总值)数据;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人民银行介绍2021年金融统计数据,并答记者问。

我认为,统计局的关键词之一是欣欣向荣,中国人民银行的关键词之一是浴血奋战。这会引发一个重要命题:经济增长超预期,为何中国央行仍然担忧?

我给央行的这次表现打满分。因为央行关注的是市场真实的声音,在这方面需要实事求是,现在看来,央行做到了。在新闻发布会上,央行称:“及时回应市场的普遍关切,不能拖,拖久了,市场关切落空了,落空了就不关切了,不关切就‘哀莫大于心死’,后面的事就难办了。”

毋庸讳言,现在很多经济工作者还缺少这种情怀。有句话说的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央行不会低估信贷塌方的可能性。央行称:“充足发力,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保持总量稳定,避免信贷塌方。”

导致信贷塌方的诱因是存在的:

一是最新数据反映出投资和消费走弱。而外贸今年同样也面临巨大不确定性。

二是2021年中国经济异常动荡,房地产业陷入困境,原有经济模式过份依赖于住房建设和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带来的增长,开发商的可举债规模受到了严格的新限制,引发了住房市场的低迷,开发商停止竞购新土地,购房者纷纷推迟买房。

三是是前国内疫情接连散发,民企小微生存艰难,获贷不易。

四是“三重压力”之下,维稳经济的难度在增加。

五是美国:货币政策“急转弯”将产生严重负面外溢效应。

面对较为严峻的挑战,央行发挥了力挽狂澜的作用。譬如,自2021年7月以来货币政策的缓步放松起到了稳定基建投资的作用。

有效的加法才是维稳及发展的不二法门。央行称:“精准发力,要致广大而尽精微,金融部门不但要迎客上门,还要主动出击,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主动找好项目,做有效的加法,优化经济结构。”

必须指出,中国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深受低质量、无效加法之害,拨乱反正的任务相当艰巨,这是一场持久战,必须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优化经济结构。但是,多数人往往以回避问题挑战的方式低估转型的难度,以资金投入不足片面理解新发展理念。其危害在于,严重违背了经济规律,叠加成为“黑天鹅”式风险。

央行称:“现在虽然是年初,但一年的时间很短,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我们要抓紧做事,前瞻操作,走在市场曲线的前面。”

这些话的重点在于,市场曲线可能会出现各种极端的可能,市场曲线的“好”,需要人努力,也需要天帮忙。央行的“抓紧做事,前瞻操作”已经表明了竭尽全力、不遗余力。譬如,今年年初至今,仅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一项,就实现净投放2000亿元。又如,上月通过MLF,已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

央行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这就是说,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仍然是货币政策支持的重点。

中国已试图通过降息、降准和放松部分房贷限制为增长注入新的活力。需要说明的是,尽管货币政策举足轻重,但不能寄希望于货币政策可以包治百病。

必须指出,把那种盲目无效的投入是维稳的敌人。若只是一味地增加资金投入,那么无异于负薪救火。所以,低效的投入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今年,更大的外部挑战可能是货币政策“急转弯”将产生严重负面外溢效应。1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达沃斯论坛视频会议上指出:“如果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急刹车’或‘急转弯’,将产生严重负面外溢效应,给世界经济和金融稳定带来挑战,广大发展中国家将首当其冲。”

2012年,预计美联储将是全球主要央行中最激进的。目前预判是:美国将加息四次,美联储将开始削减其规模近9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

从历史上的经验来看,美联储对其政策将如何影响其他国家的担忧置若罔闻,称其只为美国经济制定政策。(财富中文网)

作者王衍行为财富中文网专栏作家,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银行业协会前副秘书长。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富中文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徐晓彤

财富中文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富媒体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0条Plus
精彩评论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