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为什么靠补贴企业无法挽救失业率?

2022-06-07
张林

在防疫政策的大约束下,即便政府不停地补贴给企业,希望它们继续生产,保住就业,这些政策对企业的刺激效果也并不会好。因为,如果终端没有需求,企业生产不就是在做无用功么?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疫情及相关防控政策冲击的,皆是承担就业吸纳功能的行业。首先是接触型消费行业,主要包括住宿餐饮、批发零售行业。不要小瞧这类传统行业的GDP占比和就业占比。即便在北京这样以金融和高技术制造与服务行业为支柱的地区,接触型相关行业的GDP占比也约有10%,吸纳超过总就业人口的15%。

其次是线下服务行业,包括旅游教育、体育文娱、商业管理。只要对人的流动依然有限制,这些行业必然产能受损,也将产生失业问题。

最后是产业供给链较长的制造业,包括汽车制造、机电设备等、芯片制造等等。一个大的汽车制造厂就能养活一个城市,而疫情以及日益升级的地缘政治对抗必然加速相关产能的海外转移。

这三类行业,没有哪一类敢肯定地说,自己已经摆脱了疫情冲击的阴影。

仅从供给端看这三类行业,就能看到,就业压力之大,并非短期就能缓解。特别是,年轻人没有退回到农村的意愿和机会,因此不能像农民工返乡那样,可以隐藏在统计数字的背后。

从需求端看,除了今年将要毕业的1076万年轻人,之后还有每年一千余万新增大学生,每年毕业的五百万职高学生。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的上千万新增就业机会尚不能覆盖年轻人的就业需求,大龄失业人群的再就业机会就更加虚无缥缈了。

一个年轻人无法就业,就会转化为一个家庭的悲观预期。看看快速攀升的住户非意愿储蓄、增速为负的房贷余额就能有所体会了。悲观的预期反过来影响经济需求,拖累产能修复,并再次增加就业的压力。

所以,在防疫政策的大约束下,即便政府不停地补贴给企业,希望它们继续生产,保住就业,这些政策对企业的刺激效果也不会好。因为,如果终端没有需求,企业生产不就是在做无用功么?

所以,一方面,不要再因为疫情防控而阻断人员和供应的流动。否则摩擦性失业将会蜕变为长期失业和永久失业。另一方面,不如从现在的补贴企业,转而尝试给受影响的低收入住户及企业职工发放现金,或者退而求其次的消费券,让他们降低一些对于经济前景的焦虑,降低对于手停口停的恐惧,或许更能降低失业的压力和社会冲击。

作者张林为财富中文网专栏作家,评级机构研究员。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富中文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王昉

财富中文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富媒体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0条Plus
精彩评论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