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领导力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北溪”被炸,既像破釜沉舟又像盖棺定论

2022-09-29
朱霄

此次炸管其实已不会对欧洲天然气供给产生直接冲击,但它既像“破釜沉舟”又像“盖棺定论”。有些人总说这场战争冲击了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所以对中国是利好,但也别忘了,中国本就是受益于这轮全球化而成长为NO.2的。中国的制造能力堪称第一,但还处在“战略机遇期”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自己的市场、科技和软实力现在就能自成全球体系了吗?如若不能,这场战争带给中国的好处就只能是——受害相对较轻。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9月27日,负责运营“北溪”天然气管道的瑞士公司(Nord Stream AG)发表声明称,北溪天然气管道3条支线同时遭到破坏。据俄能源安全专家初步估计,这两条管道遭到了破坏,维修这两条管道需要数月时间。按这个维修预估,看来欧洲眼下的这个凛冬是不过也得过了,那么“北溪”到底是个什么项目呢?

“北溪”项目包含1号、2号两条平行管道,从俄罗斯海岸经波罗的海通往德国,横跨俄罗斯、芬兰、瑞典、丹麦和德国的专属经济区,以及俄罗斯、丹麦和德国领海。2011年11月8日,“北溪1号”第一条支线正式投入使用,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出席了在德国卢布明市举行的庆祝仪式,梅德韦杰夫强调了俄欧伙伴关系的光明前景,他预计俄罗斯在2020年向欧盟出口天然气总量有望提高到2000亿立方米。等到2021年,“北溪1号”输送了592亿立方米天然气,占到俄罗斯对欧盟输送量的35%。

但在乌克兰战争爆发后,俄欧关系迅速恶化,“北溪1号”就成了捏在俄罗斯手里的反制大棒。2022年6月,俄罗斯以设备检修为由,将“北溪1号”输气量压低至40%;7月再减到20%,到8月中旬,围绕涡轮机的博弈再度升级,俄方释放出断供预期;直到9月3日,俄罗斯宣布无限期关闭“北溪1号”,除非西方先放弃对俄制裁。乌克兰战争前,德国进口天然气中有55%来自俄罗斯,但到9月19日,这一比例已降至0,在此次炸管事件前,“北溪1号”已然“断气”。

“北溪2号”原本就是近年来欧洲最具政治争议的能源项目,该管道全长1234公里,于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的次年开始动工,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出资50%,五家来自法国、奥地利、荷兰、德国等欧洲地区的公司各提供项目造价10%的融资。在施工期间,美国就不断施压德国要求停止管道的兴建和认证程序,不顾盟友反感对相关方横加制裁,美国认为一旦该管道启用,在经济上使德国成为俄罗斯的人质,俄罗斯也多出一条能绕过乌克兰和波兰,直接通过海底向德国及西欧输送能源的“战略工具”,惩戒了一众“恐俄”的中东欧国家,削弱了乌克兰、波兰在面对俄罗斯时的战略地位,使其更加脆弱。

该项目顶着压力终于在2021年9月6日竣工,虽计划于2021年底投入使用,但德国一直没有批准投产,磕磕绊绊拖进了今年。等到2022年2月22日,当俄罗斯承认所谓“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为“独立国家”后,德国只得宣布暂时冻结有关“北溪2号”的审批认证程序,在此次炸管事件前,“北溪2号”已然在战火中胎死腹中。

这么看的话,此次炸管其实已不会对欧洲天然气供给产生直接冲击,但它既像“破釜沉舟”又像“盖棺定论”。继打出“战争牌”之后,普京手里的“能源牌”可能也打完了,就剩下最后一张“核弹牌”了。9月份的乌克兰战争出现了真正的升级,先是乌军收复哈尔科夫,然后俄罗斯开始了战后首次“动员”,俄罗斯将占领区正式笑纳为自己的国土,核威胁也被摆上台面,到如今俄欧本已脆弱的经济脐带也被“意外”切断,局势正向着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每个人可能都无法在这个真正的时代漩涡中置身事外。

真正的威慑在于引而不发。譬如武力,不打将打之时最有威慑力,一旦开打欠下血债,就只能你死我活,断无因敌强我弱就屈膝投降之理,也谈不上威慑了。又譬如能源,不断将断之时最有威慑力,一旦彻底断供天然气,让需求方“短痛”换“长痛”,度过戒断期开始适应LNG后,也谈不上威慑了。

我们天天心疼得了失心疯的欧洲人,明明连个热水澡都洗不痛快了,为啥还要执念于死磕俄罗斯。罔顾经济民生搞对抗,就如同“投鼠忌器”,政治对抗不激烈时,经济是国际关系的压舱石,可一旦政治斗争被确立为主要矛盾,经济就是不可避免被磕碰的瓶瓶罐罐而已。只看经济账的话,绝大多数战争根本就不该被发动,所以一旦兵戎相见,经贸额带来的那点粘性不值一提,脱钩就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当乌克兰的俄占“四州”正式宣布公投的那一刻起,我不禁想起了俄罗斯这个国家几百年来对领土扩张的祖传痴迷,这场战争已不可能给各方一个相对体面的台阶下了,因为任何和平谈判都意味着一方的割地赔款、城下之盟。也许短期最好的结局就是沦为克什米尔化、巴以冲突化的长期冲突溃疡。有些人总说这场战争冲击了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所以对中国是利好,但也别忘了,中国本就是受益于这轮全球化而成长为NO.2的。中国的制造能力堪称第一,但还处在“战略机遇期”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自己的市场、科技和软实力现在就能自成全球体系了吗?如若不能,这场战争带给中国的好处就只能是——受害相对较轻。

战争也许不因仇恨而起,但战争的持续必滋生仇恨,而夹杂仇恨的战争很难点到为止。(财富中文网)

作者朱霄为财富中文网专栏作家,财通证券场外衍生品负责人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富中文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刘兰香

财富中文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富媒体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0条Plus
精彩评论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