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日本汽车制造商在华的首次独资尝试,这一举措不仅具有里程碑意义,还掀开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与全球产业博弈的新篇章。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汽车制造商丰田计划在上海建厂,专注为其高端品牌雷克萨斯(Lexus)生产电动车。工厂计划于2027年前后投产。此消息立刻在全球汽车产业掀起巨浪,并成为一些媒体的头条新闻,同时,由于丰田的庞大地位,此则消息的分量将远超“本田和日产的合并”。作为日本汽车制造商在华的首次独资尝试,这一举措不仅具有里程碑意义,还掀开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与全球产业博弈的新篇章。
建厂计划:丰田的战略雄心
丰田计划在上海投资建设独资工厂,这一工厂不同于丰田在中国以往的合资模式(如广汽丰田、一汽丰田等),而是完全由丰田主导,标志着其在中国市场进入了“独立作战”的新时代。
更令人瞩目的是,丰田此举不仅希望在中国市场扩大份额,还试图重新定义其在电动车领域的角色:从混合动力车的霸主迈向纯电动车的挑战者。报道指出,丰田希望效仿特斯拉模式,包括税收减免、政策支持、土地授权以及无需当地合资伙伴即可直接运营的条件等。这表明丰田试图通过政策谈判为其在中国市场争取更大优势,这既是其全球战略的重要一环,也反映出其在新能源浪潮中的紧迫感。近日有消息称,丰田已经在上海市内确定了建厂用地,预计新工厂将在2027年左右投入运营。
丰田希望新工厂的建设能帮助其在中国市场迎头赶上。今年11月,路透社援引3名知情人士消息报道称:丰田汽车计划加大在中国的汽车产量,目标是到2030年生产至少250万辆汽车。
据《日经新闻》报道,计划中的上海工厂将主要生产在中国本土销售的雷克萨斯品牌汽车。据《日经中文网》,雷克萨斯计划至2030年销售100万辆纯电动汽车,至2035年,实现全球销售100%为纯电动汽车。
中方态度:政策与市场的双向选择
2018年,中国政府取消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外资股比限制,为特斯拉在上海独资建厂开了先河。此次丰田计划独资建厂,再次验证了这一政策的吸引力。中国政府支持的背后,是对高附加值制造业的期待,以及通过外资留住技术和资本的战略考量。
此外,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为丰田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2023年,中国电动车渗透率已超过50%,成为全球电动车市场的风向标。丰田选择此时在中国独资建厂,既是对中国市场潜力的肯定,也是对政策环境的深刻理解。
需要指出的是,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之中,中国具有完善的零部件供应链,还具有容易采购的优势,并且,在这些方面绝对是得天独厚、独一无二的。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特斯拉工厂的国产率早就突破95%了。
丰田的全球定位与中国市场表现
2023年,丰田汽车全球销量达到1123.3万辆,同比增长7.2%,在创下新纪录的同时,丰田也连续4年成为全球销量最高的汽车制造商。美国仍是2023年丰田最大的单一市场,销量为261.7万辆;中国市场紧随其后,销量为190.76万辆,同比下降1.7%;本土市场日本销量为167.3万辆,同比增长29.8%。
2023财年(2023年4月1日-2024年3月30日),丰田汽车营业额约45.09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09万亿元),较上一财年增加约7.94万亿日元,同比增长21.4%;营业利润约5.3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490亿元),较上一财年增加约2.63万亿日元,同比增长96.4%,再创新高;净利润约4.94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281亿元),较上一财年增加约2.49万亿日元,同比增长101.7%。特别是,丰田利润超过中国目前排名前十车企利润的总和,这构成其既大又强的显著标志。
需要指出的是,当地时间12月24日,丰田向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就职基金捐赠100万美元。前日,福特和通用汽车已分别宣布将捐赠相同数额资金。这表明,丰田在维护美国市场的影响力方面倾注了精力。同样,丰田也会不遗余力地维护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声誉及影响力。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丰田2023年全球销量稳居行业龙头。但在电动车领域,其步伐较为缓慢。尤其是在特斯拉、比亚迪等领跑者的夹击下,丰田面临技术升级与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
在中国市场,丰田2023年销量为190万辆,同比下滑2%,反映了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相对弱势。但其高端品牌雷克萨斯表现突出,销量同比增长3%,这成为其独资建厂的重要信心来源。未来,通过本地化生产和直面市场竞争,丰田或能摆脱合资模式的束缚,探索更高效的运营方式。
全球意义:产业格局的深度博弈
对中国市场的意义
丰田的独资建厂不仅能带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还可能加速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全球化升级。尤其是雷克萨斯品牌的本地化生产,能够吸引更多高端消费者,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水平。同时,这一事件也将向其他外资企业释放积极信号,巩固中国作为全球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
对全球汽车产业的影响
丰田此举标志着全球汽车制造商应对新能源变革的加速。日产和本田的合并磋商已显示出日本车企的求生意志,而丰田的独资尝试则表明更为激进的战略转型。未来,其他国际车企可能效仿这一模式,以提升在华业务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对新能源格局的冲击
电动车市场的竞争早已超越产品本身,成为供应链、政策支持和技术生态的综合较量。丰田试图通过独资建厂与中国本土品牌正面竞争,这无疑将推动新能源市场的进一步成熟,也将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焦点更深地植入中国。
深远启示:技术变革与产业重塑的交汇点
丰田独资建厂不仅是一家企业的商业行为,更是全球汽车产业技术变革与产业格局重塑的交汇点。面对中国本土品牌的强劲崛起和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丰田需要用更灵活、更开放的方式应对挑战。
与此同时,这一事件也为其他跨国企业提供了重要启示:如何在全球化和本地化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技术转型中保持竞争力?如何通过战略创新在新兴市场立足?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将在丰田与上海的合作中初现端倪。
在全球汽车电动化浪潮中,丰田计划在上海独资建厂,无疑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开端。从产品到市场,从政策到战略,这一计划不仅关系到丰田的未来发展,更折射出中日经济合作与全球汽车产业竞争的复杂关系。在这场全球汽车革命的棋局中,丰田的这一步,或将成为左右全局的重要手笔。
更为重要的是,这次,世界经济合作的竞技场落在了上海,相信这次上海一定会给世界带来更大的惊喜。(财富中文网)
作者王衍行为财富中文网专栏作家,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银行业协会前副秘书长、财政部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咨询专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富中文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魏雨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