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热读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当期杂志
订阅
杂志纸刊
网站
移动订阅
--
--
--
3000字浓缩《史蒂夫•乔布斯传》
 作者: Philip Elmer-DeWitt    时间: 2011年11月09日    来源: 财富中文网
 位置:         
字体 [   ]        
打印        
发表评论        

马尔康姆•格拉德威尔在最新一期《纽约客》中言简意赅地概括道:乔布斯是一个“瘾君子”。
转贴到: 微信 新浪微博 关注腾讯微博 人人网 豆瓣

 

塞缪尔•克朗普顿发明的走锭细纱机。图片来源:维基共享

    我iPad上的Kindle应用显示,沃尔特•艾萨克森的《史蒂夫•乔布斯传》(Steve Jobs)我刚刚读了46%,但是这些足以让我作出判断,马尔康姆•格拉德威尔在这期《纽约客》(New Yorker)中的书评抓住了这本书以及乔布斯本人的精髓。

    格拉德威尔认为,乔布斯本质上是18世纪或19世纪初的工程师们在信息时代的化身,正是这些工程师们发明、完善了自动纺纱机,把英国推向了工业革命的前沿。经济学家拉尔夫•迈森赞尔和乔尔•莫基尔在最近发表一篇文章中写道,乔布斯为世界提供了“四两拨千斤的伟大发明”。

    格拉德威尔的观点非常有力,而艾萨克森的传记却并没有提出这样的观点。不过,格拉德威尔书评中赋予这个观点以血肉的正是艾萨克森辛苦得来的一手资料,它们生动翔实而又不为外人所知。

    我认为,任何一个对苹果公司(Apple)创始人感兴趣的人都应该去读一读艾萨克森的书。但是,如果想要快速了解史蒂夫•乔布斯极端复杂的个性,格拉德威尔的书评是最好的选择。

    译者:赵萌萌

    I'm only 46% of the way through Walter Isaacson's Steve Jobs, according to the Kindle app on my iPad, but I've read enough to recognize that Malcom Gladwell has captured the essence of the book -- and the man -- in his 3,000-word review in the current New Yorker.

    Gladwell's thesis is that Jobs, at heart, was an information-age version of those 18th and early 19th century engineers who put Britain in the forefront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by creating and perfecting the automatic mule for spinning cotton. Such men, according to a recent article by economists Ralf Meisenzahl and Joel Mokyr, provided the "micro inventions necessary to make macro inventions highly productive and remunerative."

    It's a strong thesis -- one that Isaacson doesn't offer his readers -- but what bring it to life in Gladwell's piece are the intimate and revealing details that he lifts from Isaacson's painstaking reporting.

    I believe that anybody who is curious about the man who built Apple (AAPL) ought to read Isaacson's book. But if you want a quick hit to the get the flavor of Steve Jobs in all his terrifying complexity, Gladwell's review is the best entry point I've seen to date.







更多




最佳评论

@关子临: 自信也许会压倒聪明,演技的好坏也许会压倒脑力的强弱,好领导就是循循善诱的人,不独裁,而有见地,能让人心悦诚服。    参加讨论>>
@DuoDuopa: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的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参加讨论>>
@Bruce的森林:正念,应该可以解释为专注当下的事情,而不去想过去这件事是怎么做的,这件事将来会怎样。一方面,这种理念可以帮助员工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工作本身,减少压力,提高创造力。另一方面,这不失为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可能后者是各大BOSS们更看重的吧。    参加讨论>>


Copyright © 2012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财富》(中文版)及网站内容的版权属于时代公司(Time Inc.),并经过时代公司许可由香港中询有限公司出版和发布。
深入财富中文网

杂志

·   当期杂志
·   申请杂志赠阅
·   特约专刊
·   广告商

活动

·   科技头脑风暴
·   2013财富全球论坛
·   财富CEO峰会

关于我们

·   公司介绍
·   订阅查询
·   版权声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业务
·   合作伙伴
行业

·   能源
·   医药
·   航空和运输
·   传媒与文化
·   工业与采矿
·   房地产
·   汽车
·   消费品
·   金融
·   科技
频道

·   管理
·   技术
·   商业
·   理财
·   职场
·   生活
·   视频
·   博客

工具

·     微博
·     社区
·     RSS订阅
内容精华

·   500强
·   专栏
·   封面报道
·   创业
·   特写
·   前沿
·   CEO访谈
博客

·   四不像
·   刘聪
·   东8时区
·   章劢闻
·   公司治理观察
·   东山豹尉
·   山海看客
·   明心堂主
榜单

·   世界500强排行榜
·   中国500强排行榜
·   美国500强
·   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
·   中国5大适宜退休的城市
·   年度中国商人
·   50位商界女强人
·   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
·   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
·   100家最适宜工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