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企业“走出去”如何破冰?
随着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风靡一时,中国的饮食文化再受关注。然而,现实生活中却屡见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新闻,令大众消费者心生不安。近期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国家的重视力度。此外,个别食品企业被曝丑闻,致使整个中国食品行业出现信任危机,并对那些具有“走出去”目标的食品饮料企业构成威胁。在此情况下,“走出去”的食品企业该如何突破阻碍,破冰而出?
对于食品生产企业而言,产品品质至关重要。国际上一般对食品生产企业认可的管理体系是HACCP(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是一套确保食品安全的管理系统,将安全保证的重点从传统的对最终产品的检验转移到对工艺过程及原料质量进行管制,由此避免因批量生产不合格产品而造成巨大损失。通过HACCP管理系统,食品生产企业可以对原料采购、产品加工到消费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危害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根据这些分析和评估设立整个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并最终建立起能有效检测关键控制点的程序。
根据笔者所在的保险机构多年的全球运营经验,在美国、欧洲、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要求将HACCP体系的要求变为市场准入要求,并已有法规出台明确要求。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微生物食品标准顾问委员会和WHO/FAO营养法委员会等一些国外机构组织一致认为HACCP是保障食品安全最有效的管理体系。对有意“走出去”的中国食品生产企业而言,接轨甚至超越国际体系标准是构建企业竞争优势、增强消费者信心和提升公司形象的有效手段。
此外,笔者建议食品制造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建立有效的危机应对程序。以食品企业召回事件为例,食品、饮料等快速消费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较容易受到污染或损坏,一旦进入消费者口中,可能即刻对其健康造成危害。在此情况下,厂商将不得不耗费巨资召回产品。产品召回将直接给制造厂商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还会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因此,一旦发生召回事件,制造厂商除了耗费巨资进行回收外,还需要重建公众对企业与产品的信心。此外,产品召回还可能给企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如:销售量下降、客户信心丧失、主要零售陈列区的丢失以及重要供货合同的取消等。因此,建立有效的召回机制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召回事件,不仅能减少因产品瑕疵带来的损害,而且高效地重新配送和营销产品能向重要的批发和零售商展示企业的可信度和专业度。
再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食品企业可以考虑通过第三方转移风险。由商业保险机构所提供的产品责任保险即可以保障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因其产品缺陷导致消费者身体伤害或财产损害而依法应当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以及随之可能产生的法律费用。如此,较常见的食品损害,如消费者食物中毒和异物磕损牙齿等均可由保险公司的专业人员进行处理并提供合理解决方案,同时可以减轻生产企业面临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
总之,在中国食品行业面临诸多质疑和挑战的今天,中国食品企业想要走出国门并获得其它国家市场的认可,需要密切关注产品管理流程、危机应对程序和风险转移方式。这样, 食品才可安全地“走出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