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出来的,靠的是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原来10个人生产10个单位商品,现在10个人能生产100个单位商品,平均每人的生产率提高了9倍,国家自然也就富裕了。中国过去30年,制造业就是这么干出来的。换出来的,靠的不是生产率提高,而是出口商品相对于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提高,原来出口1桶石油换它国1单位商品,现在出口1桶石油能换它国10单位商品,虽然本国生产能力没有变,但是能换回来的商品和货币更多了,国家也变富了。很多石油和矿产输出国就是这么富起来的。
干和换共同影响着国家的增长命运。干很重要,但光靠干不行。干得多并不意味着得到也多,原来出口5件衬衫能换1桶石油,现在出口10件衬衫换1桶石油,干是干得更多了,但是好处都被别人拿走了,经济增长和福利改善大打折扣。
换也很重要,但更难把握。要想换得好,很多情况下靠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干得怎么样。对方干得越好,自己才能换得更好。中国干的好,一直在大量进口石油,所以石油才能卖到今天这么高的价钱,石油输出国才有今天的好光景。中国干的好,发达国家才能进口廉价的中国商品,发达国家内部的通胀压力大减,低利率和资产价格上涨才能持续。金融危机以后,发达国家干得不好,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也因此遭遇严重挑战。中国要是还靠出口推动增长,只会换的更差,贸易带给经济的好处越来越少。全球化时代,大家命运都联在了一起,有人干得好,才可能让其他人换得好。
既要干的多,又要换的好,这本身是个矛盾。干得多了,市场上的供应多了,很自然地价格就要下来,牺牲了交换的利益。这个矛盾在大国尤其突出。对于小国,即便是干了很多,也不会牺牲太多交换的利益,因为小国的出口对于世界市场而言微不足道,不会让国际市场价格下降太多。大国就难了,中国更难,世界市场上绝大多数领域,只要有了第一家中国企业涉足,国内模仿的投资和产能很快就铺天盖地跟着上,不过几年时间就占领了很大的世界市场份额,接下来就是价格血战,企业利润迅速萎缩,投资无利可图。
大国有大的难处,也有大的机会。兼顾干和换的最好办法,是不断地推出新产品,既有量,又能卖个好价钱。能不断地推出新产品可不简单,单个企业的创新可以看作是偶然事件,但是普遍、持续的创新靠的可不是运气,靠的是规模经济优势,靠的是更加细密的分工。国家经济规模越大,规模带来的优势会体现出来,孕育的创新机会和新产品越多。
在北京,这些年讨论最重要的话题之一是中国经济是否面临着趋势性减速,人口红利消失、环境和资源约束加大,企业负债高企、外部环境不利等等讨论密密麻麻。我对中国经济最大的担心是制造业部门的发展潜力是否衰竭,其它问题都相对次要。在解除服务业发展的制度障碍以前,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根本,中国经济内部,能干的主要就是制造业,其他的像矿产、建筑业、服务业、金融业等增长主要靠的是换得好。制造业好了,中国经济一好百好,制造业真要是发展潜力衰竭,其它部门和GDP一落千丈。
春节放假,与家人和朋友一起到深圳休假,有机会与一位制造业的老板同桌吃饭。老板原来开了一家200人的LED厂子,去年关了厂子,转做两个生意:一是原料采购,二是新产品开发和产品销售。老板对他的转型有两点体会:一是以前照顾200人的生计太累,现在年纪大了吃不消,转型后只做上游和末端两个环节轻松了很多,白头发都比以前少了;二是上游和末端两个环节有赚头,而且突破了以前工厂的规模限制,钱途比单纯做制造业强。
我一边听他说,一边想:更合理的人力资源分配、更细密的分工和每个环节上更高的效率、更多的新产品、更有利的交换条件,合在一起是干得更多,换的更好。转型很实在,他应该也不是个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