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业已过去的2013年,香港经济强劲上升,几乎达到金融危机之后最好的水平:GDP增长达到6%。零售业销货额继2012年增长9.8%后,在2013年又按年增长11.6%;就业环境维持稳定,2013年的失业率为3.3%。受惠稳定的收入及就业环境,全港私人消费录得强劲的实质按年增长4.4%,投资开支较去年同期高位再上升2.1%。
然而,在繁荣背后,香港经济日报的民调却显示,香港市民对香港的明天普遍存着莫名的忧虑。普罗大众担心伴随着内地崛起(特别是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愈来愈多内地留港人才的冲击,在未来找寻一份中意的工作将会更加困难;本地企业及专业人士则担心,韩国新加坡印度等周边国家急起直追,香港的产品及服务将会丧失竞争力。
香港人的这些忧虑并非没有道理。根据统计数据比较分析显示,在个人创造财富水平指标上,香港过去十年来的人均生产总值(GDP per capita)累计升幅只有10%,而中国内地却劲升了177%。与香港同级的对手,亚洲四小龙中的韩国,累计增长达89%,新加坡也有32%的增长;在失业率指标上,比起今日的3.3%,1997年香港的失业率仅有2.2%,是四小龙中最低的,更远低于英美。同时,香港中等收入住户数目明显减少,中产阶层处于流失的状态中,而低收入住户的比例却在上升。香港2011年的贫穷人口超过120万人,是自2001年的第二高数字,贫穷率为17. 8%。贫穷住户数目则为46万户,为过去十年来最高数字。这种情况,日本学者大前研一曾形象地形容为“下流化”,即社会里不同阶层有保持向下移动的惯性。
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不免担忧,香港是否已经步入中年危机?我们谈论香港经济要转型,已经谈了很多年。但具体的转型要怎样转,哪些可留,哪些要弃?要留的,又要做出怎样的整合,才可以在新环境中生存、发展?首要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认识清楚香港目前有哪些不足,因为查找自己的不足,是提升一己竞争力的先决条件。认识危机,才可以除危找机,反之如果不及时做出检讨,就好比鸵鸟埋首沙堆,不知危之将至。
香港的中年危机,首当其冲的就是是否会被内地边缘化的担忧。在经济领域,2003年广东省GDP第一次超越香港时,就已经不愿视香港为珠三角龙头,对香港的态度更多是竞争而非合作。同时,人民币走向强势,现今对港币的汇率只有1比0.77,人民币值钱意味着以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交易将不断增加,内地金融市场将更加开放;在基建领域,以上海为例,政府每年投资数十亿至百亿元,推动各种大型项目,务求做到“全球焦点在中国,中国焦点在上海”的目标。反观香港,大型基建工程由进行策划、拍板到兴建,都需经过漫长的程序;在人才领域,经历了十多年的磨练和培养后,内地人才的素养及人力的培训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优秀的企业家相继涌现,加上硬件落成,资金充裕,香港的企业和部分服务业工种已开始流失。比如深圳就成功取代香港成为沃尔玛、IBM等国际大企业的采购中心,不少香港电话查询服务中心更是搬往了广州。
其次,亚太地区的其他近邻,也虎视眈眈,意欲挑战香港的地位。以韩国、新加坡、台湾、印度为代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政府纷纷建立新产业新企业,促进经济进步,争夺国际市场。韩国在电子、网络游戏和电影等方面突围而出,三星和LG更是被打造成国际品牌,尤其是三星,已经可以和苹果分庭抗礼;新加坡投身以生化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近年来致力于创意产业和教育;泰国旅游业取得巨大成功,即使经历南亚海啸,亦没有打乱其发展旅游业的大方向。再看香港,房屋租金昂贵、环境污染严重,中小企业生存不易,很多经年累积的优势正逐渐处于下滑的态势中。以旅游业为例,与香港毗邻的澳门最近几年积极拓展古迹旅游,有声有色地以特色文化包装赌城。结果,过往香港每年入境游客总比澳门多约500万人次,但自2006年9月起,前往澳门的内地个人行游客数目已经超越香港,对比出香港旅游业老化的尴尬。
当然,不容否认的是,面临中年危机挑战的香港,虽然面临着被年轻后辈赶超的危机,但同时亦有优势,那就是知识、经验与智慧的成熟期。特别是在开发金融衍生产品,发展基金管理、债券市场,吸引内地企业来港上市,扩大人民币业务等方面,香港依然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有利于保持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物流中心和旅游中心的地位;其次,香港的发展策略需要提升为国家策略,国家应该以CEPA和QFII为平台,继续优先向香港开放服务市场和资本市场,让香港金融市场参与者走进内地,同时,通过QDII允许内地投资进入香港资本市场,使香港成为中国资本输出的首选地和桥梁;再次,要打造香港的都会区纽带体系。这个体系包括都会核心-都会区-都会带-都会圈四个圈层,香港-澳门-深圳-珠海四个特区。其中,香港构成都会区体系中的核心,香港+深圳构成都会区的引擎,港珠澳经济一体化构成都会区的另一极,珠三角构成香港都会带,泛珠三角构成都会区腹地,以此达成一种有效的共赢战略,引领香港的持续发展与繁荣。
如何保持香港在金融、货运、航空等领域的领导地位,如何协调与珠三角竞争合作并存的关系,如何划定政府在政策制定中的角色,这一切都将决定着未来香港的道路发展:是步入老年,还是焕发青春?(财富中文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