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信息发送和接收的过程中,如果接收信息方受到了灌输,是被动的,那么这次信息收发几乎总是有利于发送方。
大约15年前,人们情不自禁地热情赞美互联网,赞美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方式——在各种分类中寻找,或键入关键词搜索,冲浪者(一个老词)在信息的海洋中牢牢把握着主动权。当时人们常把互联网和电视对比,觉得电视非常原始,画面和声音粗陋异常,电视观众呆若木鸡。
不幸的是,现在的互联网受众的被动程度,正在迅速向电视观众靠拢。Web页面上充斥着广告,你想点小叉叉把一个广告窗口关掉,小叉叉还会调皮地躲闪;文字信息纷纷投身标题党,用“胳肢”你的方式强迫你打开;各种客户端不务正业,毫无征兆地冒出弹窗,要么弹出狗血新闻,要么弹出和竞争对手厮打的战报;邮件里一半以上是垃圾;微博和微信里转着各种发馊的心灵鸡汤。
鄙视过电视的人开始公允地发言,“其实呢,电视里也有那么一点点营养”。这是实话,但是为什么电视能制造脑残呢?有一本书就叫《电视制造脑残》,里面罗列了各种儿童心理学研究成果。原因是对于任何一个观众而言,电视提供的信息绝大部分是没有价值的,而电视信息的编排方式一言以蔽之,就是“取代思考”。更绝的是,在有些节目里,还会冒出莫名其妙的笑声,来代替观众笑!这样观众的思考和情感同时被取消了。节目办了所有的事,观众可有可无。
今天,电视的弊端几乎全部在互联网上再现。从互联网诞生开始观察,我们说它或许正值青春期,遭遇了成长的烦恼。制造信息爆炸的是各种信息源,它们有目的有手段地编排和操纵信息,继承电视的光荣传统,开展波澜壮阔的洗脑事业。它们之所以能够得逞,恰恰是因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进步提供了足够的带宽。
有了微博和微信以后,互联网信息消费模式被动化的问题更加突出了。微博和微信,它们是不同的物种,就像一只鸡和一只鸭一样不同,但它们至少有两个共同点,一是擅长搅碎注意力,一是导致受众沉浸其中。2012年“前程无忧”网站做过一个主题为“微博等社交媒体对职场人的影响”的调查;492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和207位从事其他岗位或正在寻找工作的个人有效填写了问卷;调查的结果是,超过50%的受访者认为“实时更新的热点信息使集中注意力变得困难”。在微博和微信里人们浏览了很多内容,但看过的基本上全忘掉了。关于这一点,汪丁丁说得比较到位,他说微信——在我看来微博也如此——“让每一个人关于越来越多的事情知道得越来越少(knowing less and less about more and more)”,“也就是反分工和反专业化的意思”。
那么微博和微信哪个更有害呢?考虑到微博类似广场,评论转发都可见,有虚假消息自清洁的功能,我觉得微信更加有害。当然它们也各有益处。微信搞圈子,对个人来说增加了和朋友联系的管道,对社会来说改变了结构,有助于各种民间组织的生长。微博则增加了透明度,让各种市场(从消费品市场到思想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有利于处在信息匮乏地位的大多数人。
结论是,互联网的各种应用,包括微博和微信,有弊有利。要在自己的视野里去芜存菁,需要更多的训练,区分哪些东西有用,哪些没用,了解自己真正关注的是些什么,能影响的范围又在哪里。(财富中文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