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多平台阅读

微信订阅

杂志

申请纸刊赠阅

订阅每日电邮

移动应用

专栏 - 纽约来信

中产时代的中国留学生

荣筱箐 2015年01月09日

荣筱箐,财富中文网专栏作家,旅居纽约,曾为《纽约时报》、《南华早报》、《南方周末》等中外媒体撰稿。这个专栏来自作者在美的所思所感,不是浮光掠影,而是希望从思维方式上带你了解美国。
他们喝得起十美元一杯的马爹尼,穿得起千元一件的Prada,玩得起电影和艺术,经得起选择“喜欢的”而不是“正确的”专业的压力。他们比那些沉默寡言不善交际只会埋头设计电脑软件的前辈们更能赢得“主流”的关注和认可。

    岁末年初本就是电影上档的黄金期,从《星际穿越》到《一步之遥》,一时间似乎不写点赏析解读之类的影评来凑趣都不好意思混媒体行当了。但我想解读的这部片子却不是什么大片,一共只有30分钟,整个剧组从制片到演员都是纽约各大院校在读或刚刚毕业的留学生,除了导演在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学过相关专业之外,其他人的专业都跟电影八竿子打不着。但这部叫做《我们留学生》的非专业电影去年年底在曼哈顿一家小剧场首映时,不仅满座,连走廊上都挤满了一看便知是来自校园的年轻的中国面孔。影片主题微博点击率已经超过200万,这会儿剧组正带着片子在中国的小剧场和校园里巡演呢。

    这片子本身讲得是三个留学生活片段,大多是取材于制片人自己和朋友身上发生的故事,取胜的不是情节和表演而是真实。不过这部片子让我最感兴趣并不是电影本身,而是它诞生的原因。制片人姜滢说她看不惯中国国内媒体一提留学生,不论是悲剧还是喜剧,全都冠以“富二代”之名,她曾经在网上撰文反驳,却反响甚微,才想到用电影这种更大众化的媒介来呈现留学生的多元和留学生活的五味杂陈。

    姜滢说她认识富二代同学,但那只是少数人,不能以偏概全。她说自己来自普通家庭,父母是财会工作者,算不上富二代。但这个27岁的Fordham大学MBA毕业生或许没有意识到,她和这部电影其实正是中留学生富裕起来的一个标志。早二十年,《北京人在纽约》的时代,中国留学生走的是以美国亲戚担保申请签证,一落地马上进餐馆刷盘子的路子。早十五年我的留学时代,中国留学生走的是靠报考冷门专业换来全额奖学金,落地后省吃俭用,毕业后拼命攒钱寄给爹妈的路子。像姜滢这样自费直接攻读热门的MBA,刚找到工作就自掏腰包几千块玩电影眼都不眨一下的中国留学生在那个时代根本不可能出现,而在这个时代却已经是主流。

    空口无凭,根据美国国际教育研究院去年11月发布的最新统计,2013/14学年在美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超过27万4000人,比上年增长了16.5%,使中国连续第五年成为美国国际留学生的最大来源国。他们中绝大部分人是自付学费,整个学年他们为美国经济带来高达80亿美元的收益。另据汽车市场研究公司CNW的一份调查,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从2012年1月到2013年10月间花在买车上的钱达到155亿美元,比美国学生高两倍还多,中国留学生买的车均价5万2796美元,32%的人是现金付款。这也使“留学生驾照过期驾豪车超速狂奔被捕”之类的惊悚新闻算是事出有因。

    不过,无论是不问青红皂白就给留学生集体贴上“富二代”标签的媒体,还是像姜滢这样拒绝接受这个标签的留学生们,似乎都一致痛恨“富裕”和“少年”这两样加在一起不可避免生成的“纨绔子弟挥金如土”的负面形象,却忽视了这种叠加给中国留学生形象带来的正面转变。

    美国是个包容的国家,纽约是个熔炉式的都市,但从来“生活在美国”和“在美国生活”就不是一个概念。在姜滢和她的同学们从富裕起来的中国涌入这里之前,中国留学生和大多数来自中国的移民一样得先经历背水一战死而后生的煎熬,除了留下来他们没有退路,除了拼命攒钱和赚钱他们没有选择,在成家立业站稳脚跟开始真正享受美国的生活之前,他们必须为了工作和绿卡埋头苦干,酒吧里的觥筹交错,百老汇剧场里的夜夜笙歌,蒂凡尼的早餐,圣玛丽号游轮启程的汽笛都跟他们无关。等到他们终于积累了足够的资本和勇气来享受那些曾经只属于主流社会的声色繁华时,至少也是十年以后了。

    而来自盛世中国中产之家的新一代的中国留学生就完全不同了,没有林妹妹初进贾府时的生涩谨慎,更没有刘姥姥逛大观园时的鄙陋促狭。他们从小到大已经是见多识广,又没有一分钱掰两半花的压力,使他们不再在主与客、生活与生存之间刻意划上界限。他们喝得起十美元一杯的马爹尼,穿得起千元一件的Prada,玩得起电影和艺术,经得起选择“喜欢的”而不是“正确的”专业的压力。在“主流社会”面前他们表现出不惧也不媚的大气,也正因此他们比那些沉默寡言不善交际只会埋头设计电脑软件的前辈们更能赢得“主流”的关注和认可。

    不过对于这些“在美国生活”得如鱼得水的新一代中国留学生来说,还是有一样拉开了他们与这个国家主流文化的距离,这个障碍不再是来自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是来自他们自己的主观选择。美中关系委员会主席欧伦斯曾经一语中的:“中国人多的时候,他们交往的就是其他中国人,不跟美国人交往。原来中国人少,中国学生少,必须讲英文,现在你去这些大学,除了上课以外,你可以用中文。这个不是很好,这样你就不会了解美国。”

    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新一代留学生或许会辜负了富裕能够带来的更好可能,用原本可以在中美文化之间建一座真正桥梁的资质,在美国的高档场所中建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高档“中国城”。(财富中文网)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我来点评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中国煤业大迁徙

500强情报中心

财富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