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移民项目为什么喜欢租个官员装门面
有次去参加一个纽约的投资移民项目举办的记者会,当时该项目正准备去中国搞推介,临行前为壮声势,请出项目顾问、一位前政府高官介绍该项目的来龙去脉。该高官虽说已经退位数年,但在位时曝光率的密集积累让他的脸在本地人面前仍然可以当名片用,即使在中国能认出这张脸的人或许也不少,认不出的一听头衔也都肃然起敬了。
前高官和他的商业伙伴们在记者会上极力强调这个项目上马之后如何可以帮助政府解决燃眉之急,『政府』这个词在记者会上出现了不下十数遍,再看项目印发的中文资料,前高官、现高官们的照片巧妙的点缀在字里行间,看上去又气派又官方又可信赖。但我却有点心里发紧,我敢肯定很多中国投资人看到这阵势一定就像是看到了美方政府加盖的“品质一流,信誉保证”的大红章,听到了美方政府用其热情真挚极具公信力的声音呼唤:“相信我,没错的。” 但其实这个项目和大部分有现任官员或前任官员撑场的项目一样是百分百私人运作,跟政府没有半点关系。
最近这些年中国成了美国投资移民的最大来源国,美国每年发放的投资移民绿卡落到中国人手中的已经占到总数的85%,也是最近这些年请现任或前任美国官员们来站台成了投资移民项目的一个流行趋势。我不能妄加揣测这种巧合背后的机关,但中美文化对“官方”概念的不同理解和界定,显然使有官员参与的项目更讨巧。美国投资移民项目鱼龙混杂,投资人最大的担心是自己投的项目不靠谱,运作不起来或中途停摆,弄得自己丢了钱财也丢了绿卡落得鸡飞蛋打。但再谨慎的投资人,看到美方有官员出场亮相,都会像在海上听到了竖琴声的水手,迅速打消疑虑,抱着满怀现金死心塌地跟过去。
不过,最近被曝光的一起事件足以让人明白,在美国,有头有脸的要员在移民这件事上也并非法力弗边,有时拉关系甚至会弄巧成拙。美国检察署当地时间3月24日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国土安全部副部长梅洛卡斯(Alejando Mayorkas)在之前主管投资移民项目时曾经对三单投资移民绿卡申请亲自过问,并特别关照下属让这些申请快速通关。而这些申请都来自有权势人物参与的投资项目,包括前宾夕法尼亚州长伦代尔(Ed Rendell)、国会参院少数党领袖雷德(Harry Reid)、弗吉尼亚州州长麦考利夫(Terry McAuliffe)和希拉里克林顿的弟弟罗德汉姆(Anthony Rodham)。不过这份报告或许会给这些有面子的人都带来麻烦,还可能波及到那三位倒霉的投资移民,使他们的绿卡被收回去从新审批。
对名人代言,中国人并不陌生,明星效应虽也奏效,但大部分中国消费者都不会头脑简单到相信大明星的明眸皓齿真的是他们代言的眼药水或牙膏的功效。但官员出场为什么就不一样了呢?究其根源,中国文化自古习惯对官方权威顶礼膜拜,即使在这个人人都能在网上过一把愤青瘾的时代,“官方”在中国人的潜意识中仍然代表着全知全能说一不二。无论对贪腐和官僚如何抱怨连连,我们也都相信国库券不会变成废纸,天灾过后政府一定会送来干粮。中国人也不大习惯在个人和他的职业角色之间划分界限,教师总让我们想到学校,护士总让我们想到医院,官员总让我们想到政府,这种含混往往能让我们在惯性驱使下在退位官员和政府之间也不假思索的画上等号。
政府在美国人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比在中国小得多,也因此,在美国政府头上没有太多神奇的光环。美国人习惯了国库券也会作废,政府也会破产,面对天灾政府很可能也会爱莫能助,得票再高的民选官员也可能是满口谎言。人们把政府看成有个人利益的独立个体,在他们眼里政府支持不代表政府担保,即使是政府担保也不代表万无一失 。官员可以有个人行为,退位官员更是如此,官员出场不代表什么。具体到一个项目的投资风险,就更不是官员们说了算的了。很多中国投资移民仍然对2013年芝加哥会展中心项目的崩盘记忆犹新,这个项目的发起人、当时28岁的塞斯(Anshoo Sethi)因为涉及材料作假和挪用资金成为美国证监会的调查对象,使整个项目一夜倾塌,近300位已经交了每人50万美元的投资,正做着绿卡梦的中国投资移民如坠冰窟。这个案子到现在还没理清,而该项目去中国推广时当时的伊利诺伊州州长奎恩(Pat Quinn)也曾出现在推广会上。
所以对于想走投资移民这条路的中国人, 加州华裔国会议员赵美心最近在一次谈话中给投资人的警告值得谨记 :官员不是绿卡的保证,要想选到稳妥的项目,没有比按商业规律仔细评估更好的办法。(财富中文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