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500强 活动 榜单 商业 科技 商潮 专题 品牌中心
杂志订阅

完善社保体系已成共识,或可探索两条具体路径

2025-03-28
钟正生

考虑到中国财政支出中用于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的占比低于其他中高收入国家,且最终消费率有待提振,完善社保体系已成政策“共识”。具体路径有二:一是,通过合理设置缴费基数,降低缴费区间下限,同时考虑阶段性费用减免,或小幅降低社保费率,以缓解缴费负担;二是,加大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补贴力度,设置中长期目标,拉平基本养老保险中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的差距;同时,减缓居民医保个人缴费的上涨速度,以财政资金的增加“补缺”。

文本设置
小号
默认
大号
Plus(0条)

近年来,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最终消费率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广覆盖之后的下一个难题是参保质量的提升,本文将探讨财政完善社保体系“挤入”消费的可能路径。

首先看成效: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居民医保和养老保险制度推广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人群持续快速扩大,最终消费率也呈回升态势,2019年较2010年累计提升7.2个百分点至56.5%。截至2024年末,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分别参保10.66和13.26亿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已达到95%,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

其次看问题:参保质量存在提升空间。习总书记文章指出,部分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等人群没有纳入社会保障。具体看:1)职工社保的保障水平高于居民社保。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的缴费都相对较低。城乡居民养老金对于农村消费的替代率为14.4%,还不足以覆盖其食品支出,而退休企业职工月均养老金较居民高2872元,能够超额覆盖日常开支。居民医疗保险的报销率不及城镇职工,医药消费意愿也明显偏弱,人均就诊次数、人均医药费用和人均住院费用分别较城镇职工低3.8次、3325元和4501元。2)职工社保覆盖率仍显不足,养老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仅占城镇就业人员的80.6%和57.6%,数量少0.9和2亿人。已参加职工社保的从业人员存在断缴行为,中断缴费人数比例也有升高。3)灵活就业和中低收入人群成为主要“漏损”。现行制度对于无雇工个体户、灵活就业人员未做硬性要求,相关人群主观参保积极性也有不足。一方面,社保缴费门槛较高。现行政策规定的最低缴费基数高于部分人群实际收入,加大实际缴费负担。城镇居民中中间偏下及低收入组平均收入分别是社平工资的52%和28%,调研显示灵活就业人员工资中位数是社平的44.4%,均不及社保缴费社平60%的下限水平。另一方面,社保缴费门槛提升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用以计算社保基数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在过去10年累积增长114.2%,而城镇居民、城镇低收入和城镇中间偏下收入群体的平均收入在过去10年分别累积增长79.7%、55.8%和63.9%,意味着中低收入人群实际承担的社保费率逐年上升。

最后看解决之道:完善社保体系“挤入”消费。将漏损人群纳入更高质量的职工保障体系,可明显提升其消费意愿,减少预防性储蓄。而其中的关键点在于制度门槛的降低,这意味着财政需承担更多的支出责任。考虑到中国财政支出中用于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的占比低于其他中高收入国家,且最终消费率有待提振,完善社保体系已成政策“共识”。

具体路径有二:一是,通过合理设置缴费基数,降低缴费区间下限,同时考虑阶段性费用减免,或小幅降低社保费率,以缓解缴费负担,使更多中低收入人群其能够被更高质量社保所覆盖。二是,加大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补贴力度,设置中长期目标,拉平基本养老保险中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的差距;同时,减缓居民医保个人缴费的上涨速度,以财政资金的增加“补缺”。(财富中文网)

作者钟正生为财富中文网专栏作家,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财富中文网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刘兰香

财富中文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富媒体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0条Plus
精彩评论
评论

撰写或查看更多评论

请打开财富Plus APP

前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