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曾在大公司供职的美国朋友这些年因为各种原因都辗转来到了中国,虽说都对PM2.5抱怨连天,但还是个个乐不思蜀,主要原因是发现这里的人不仅保持着当今世界上已经很罕见的“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古老信念,而且比宣传手册上所说的更加“热情好客”,让身在异乡的“老外”不仅如鱼得水,更享受到一夜之间从普通人变贵宾的“人生转折”。
“老外”朋友们在中国领到的薪水大都比同公司的中国同事高得多;万一被裁员,最不济也能在各式各样的中国公司谋个装点门面的闲职,迅速完成再就业;身边的本地人,认识的不认识的,都争先恐后的想尽点地主之谊;即使只会说“你好”也能得到“中文说得不错”的赞誉。连素以头脑清醒著称的朋友也不得不承认,初来乍道时所经历的文化冲击,其实不过是从受宠若惊到信心爆棚找不着北的愉快过程。
这样的故事听多了,身在美国的中国人难免会生出点妒忌之心,虽说是“同在异乡为异客”,但身处不同“异乡”的“异客”,在待遇上完全没有“外交对等”可言。揣着现金来美国旅游购物的过客或许还能从商家堆满笑容的脸上感受到一些目标明确的礼遇,在美国落脚的中国人面对的绝对是另一番世态炎凉。
我刚来纽约时曾经在地铁站跟一个白人老太太闲聊,告诉她像我这样读新闻的国际学生语言是很大的挑战,她很诧异地说:“你英语不错呀,我完全听得懂你。”我回说:“问题是我听不懂你。”老太太哈哈大笑。但对我,这不是个笑话,而是认真的牢骚。
那时候我刚刚明白原来只有中国人才会因有客从远方来而不亦乐乎、杀鸡宰羊,在美国当“老外”别指望有人会不厌其烦的跟你解释本地的风俗和文化,别指望有人主动提出为你当免费向导,别指望有人能体会非母语交流的不易专门为你放慢语速,更别指望刚认识的本地人会热情的邀你到家中作客,把你介绍给他们的亲人和朋友。你的生活跟他们基本上没有交集,直到有一天你变成了他们。
但或许大部分初来乍到者在最初的仓惶和茫然中都没有料到,这一天来的远比想像中快得多。
不出几年,初来者的大惊小怪已经换成了本地人的见怪不怪,初来者的生涩懵懂已经换成了本地人的驾轻就熟,即使你仍然不是公民、没有绿卡、或者连英语也还说不利索,你和你周围的人都能明白无误的感觉到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跳过了横在“老外”和本地人之间的分界,找到了一个最适合你生长的位置,自然而然的长成了本地生态的一部分。
这就到了让生活在中国的“老外”们妒忌的时候。有别于众人的特殊礼遇的确可以让人醉得飘飘欲仙,但时间长了也不难发现,想从云端降落接上地气、成为众人中的一员却是势比登天。即使你说着流利的汉语、深谙中国文化、甚至在本地娶妻生子,你最多也只能成为“中国通”,而不是“中国人”。每当你“梦里不知身是客”以为自己已经完全融入了本地的生活,总会及时的遭到现实的当头棒喝,提醒着你,在这个国家你仍然是客人。也许正是因此,这些年越来越多的“老外”移居中国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在中国住了多年的“老外”找不到归属感而在失望中打道回府。
这种差别当然跟中美两国在移民传统方面的差异有关,在美国,大多数本地人往前数三代祖上也都是移民,外来客在这里落地生根比在任何其他国家都更顺理成章。而在中国,自古至今认的都是炎黄子孙的血缘亲,没有黑眼睛黄皮肤的“硬件”似乎就少了混成本地人的资本。这或许也与中美两种文化的不同特质有关,建立在明确直白的单向思维基础上的美国社会,游戏规则相对清晰简单,外来客可以迅速把握,不用多久就能把日子过的像本地人一样轻车熟路游刃有余。而建立在含蓄内敛曲折迂回的文化基础上的中国社会,行事为人的门道有太多或明或暗的讲究,即使是从小耳濡目染的本地人,心思不够细密都难免显得缺魂少调不通人事,半路出家要读懂这本经可能更是难上加难。
但这并非全部答案,在中国人对外来客的周到和美国人对外来客的漠然之间仔细咀嚼或许能品出待客之道的表面之下更耐人琢磨的滋味来。自始至终的友好和热情很多时候也是在外人和自己人之间划出的一道固执而严格的界限,而一个任由你自生自灭的环境更可能是一开始就把你当成了自己人,它知道你最需要的不是特殊的礼遇,而是平常的日子。
中文里的“老外”一词,大抵相当于英文中的“foreigner”(外国人),但有趣的是在中国的美国人都很清楚自己的“foreigner”身份,而中国人即使住在美国多年还是一如既往的把身边的美国人称作“老外”,可见内外之别这道门槛之所以让别人望而却步,是因为它高筑在我们心里。(财富中文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