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文化上市:中国最大拍卖行的野心
3月6日,保利文化在香港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保利文化本次IPO的发行创下港市的几项纪录,这是拍卖概念大型文化企业首次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市,社保基金也首次在香港资本市场成为基石投资者参与投资。保利文化上市后获得全球机构投资者巨大的超额认购。吸引了证券业以及艺术投资界两个领域的广泛关注。
据保利文化招股书显示,2010年、2011年、2012年及2013年1月至10 月,其收入分别约为人民币12.16亿元、17.58亿元、16.50亿元及14.56亿元。同期净利润约为人民币3.71亿元、5.83亿元、 3.86亿元及3.08亿元。由此可见,在经历2011年的高增长之后,保利文化的净盈利呈现逐年下滑态势。而在保利文化2013年前10个月当中,艺术品经营与拍卖部门所占比重同样在缩小。演出、剧院管理、影院投资管理等业务盈利的比重在加大。保利文化也表示上市后很可能将钱投入到一些主题性的大型演出以及除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之外的剧场建设上等。
艺术市场的波动也是有规律的,但由于艺术品和其他金融产品的关联性低,艺术市场的波动周期很有可能和金融市场的跌宕有较大非同步性。这也是为什么高端艺术品是仅次于黄金的长线避险性资产配置的原因。分析保利文化现状,其各种数据中有一项明显优点,就是其资产负债表的质素够高,除了拥有净现金约4亿元人民币,还有古董、书画及油画等大量具升值潜力的艺术品存货,总值约7.8亿元人民币,占集团总资产的26%。
在现有的基础上,保利为什么要选择上市呢?融资,这是当然的。但稍微算一笔账我们就会发现,拍卖行业终归是个狭窄的边缘行业,它的本质是依托于艺术品的稀缺性。做中国最大拍卖行的成本和规模就那么大,印刷品、市场宣传、场地和人力,需要的资金量跟很多行业根本没法比,要那么多资金做什么?
而且艺术品市场以掌握“艺术品”以及“藏家需求”构成核心竞争力。尤其拍卖行是“中介”身份,要极好地平衡买卖两端才可以持久盈利,进一步打造品牌和信誉。这些不见得是资金能够解决的问题。艺术品的供和需均具有一定不可预见性,可供拍卖、收藏或转售的艺术品质量和数量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比如艺术品的来源正在枯竭(accessablity),经纪人们可以找到的真正重要的艺术品越来越少,频繁的换手率和鱼龙混杂的真伪问题让符合一定收藏和投资标准的目标变得越来越有限,这可能意味着一轮原本处于高价的“产品”价格崩盘,以及大规模的“产品换代”。
再比如人力(man power)。任何行业人力都是重要的问题,但在艺术市场里,可以说这是决定性的问题。具有艺术鉴赏力,销售力,处理与极为特殊的客户关系能力,甚至金融操作能力的团队是极难组建的。一两个人的职位变动造成拍卖行销售的能力、经营业绩巨大变化的例子屡见不鲜。
拍卖企业本身的运营模式就具有特殊性,很难像其他行业一样能够标准化运作,也很难监控。加之中国的相关法律和政策环境还不明朗,我相信如果保利文化没有宏伟的发展计划,和挑战行业更高水平的决心,不会选择在整体市场处于阶段性瓶颈的时期上市。几年前第一次看到保利占用整个农业展览馆做拍卖预展,业务门类几乎触及除西方艺术作品之外的全部艺术品和设计、工艺品门类的时候,就强烈地感受到这家拍卖行的野心。之后随着保利香港拍卖行的迅速发展和此次上市的成功,估计苏富比和佳士得这两家百年的国际金字招牌也不得不更加紧张了。
上市和资金会为保利带来什么?当然,首先是管理和品牌上的提高,提高作为一个中间商的立足之本——信誉。经营和组织的结构上不会有太大本质上的变化,无非是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强和国际范围内行业人士的合作。但证监会对上市企业的监管,迫使企业信息一定程度的透明可以说是非常积极的一面。这对一个“中介”来说,虽然增加压力,但也同时增加其品牌信赖度。熟悉艺术市场和拍卖行业的朋友都会知道,每家拍卖行都有自己的风格。有的形象客观职业,有的人性化,有的力求门类全,有的专注于小而精,有的策略稳妥保守,有的激进、敢于冒险。保利就是一个典型的激进,不停挑战各种行业环境因素和市场先河的案例。它在快速扩长,突破纪录的同时,也遭受到各种从技术性操作到策略风格上的质疑。这些反而会随着保利文化上市逐渐得到解决。保利文化上市对促进这个企业和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帮助。
另外,资本可以提供新的业务模式机会,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强对国际市场的开拓,加大在国际层面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以前保利给客户融资的渠道都是通过民生银行、建设银行,日后有意做拍卖行自己的融资业务、担保业务、私人洽购业务,为投资者带来一些回报,可以追求更长远和层次丰富的发展模式,保障客户和股东的利益。这牵扯到基金和资产管理的范畴,在艺术与金融交界的极度专业的领域,目前还没有任何一家国内拍卖行、银行或投资机构在这个层面上发展出完善的业务模式。这跟很多因素都相关,例如国内艺术品市场本身成形时间短,收藏投资者的观念混乱;主流流通的艺术品本身的价值问题,存世作品的鉴定难题,在世艺术家作品的价格泡沫;进入艺术金融的资金的体量和流动性不适当;专业人才的缺乏,以及外部法律和政策缺乏支持……等等。
艺术品买卖场,本就是一个让人充满想象和传奇故事的领地。资本市场也一样,疯狂又令人向往。它们的交集,诞生的是喜是悲,我们拭目以待。(财富中文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