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多平台阅读

微信订阅

杂志

申请纸刊赠阅

订阅每日电邮

移动应用

专栏 - 收藏的艺术

不会用微信群拍卖的媒体不是好公关公司

李宓 2014年09月25日

李宓,财富中文网特约作者,现为职业艺术品经纪人,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苏富比艺术研究院,获艺术商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该专栏关注艺术、收藏投资界的趋势与热点话题,通过专业人士的眼光来解读各种艺术投资现象背后的本质。
杂志在代理艺术家,代售艺术品;“收藏家”在开公关广告公司做艺术家营销;年轻艺术家在做艺术品经纪人……无数匪夷所思的角色错位在中国都发生了。

    最近一段时间翻朋友圈的时候,艺术行业的专业人士们、藏家、媒体不间断地讨论着一堆看不懂的英文缩写,O2O、O2B、B2M、O2M、CPM、DM、SMM……微信里各种包装精良的众筹、代购大号;一个由几百名艺术市场专业及相关人士、买家组成的拍卖群,天天争抢得热火朝天……而我还是一个不怎么会手机支付的人,于是愈发恐慌,觉得自己真是要被世界淘汰了。

    三年前艺术品电商就开始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行业内人士一定跟我有同感,艺术品的销售从未像现在这样离电子商务之近,并非常迅速地进入了各种依托离线客户终端的商务模式——无论什么档次和价位的作品。回想几年前,艺术品经纪这个在销售模式上“古老”,并且特殊的行业,仅仅是被动适应整体技术条件和商业环境的大潮流,而且还有很大一部分行业力量是抵触艺术品电商的。如今,形势逆转过来,拍卖行、画廊、经纪人、艺博会、艺术、藏家等所有艺术市场的环节都前所未有地主动参与到各类艺术品电商销售中,一起积极讨论实操技术问题和相关政策,这点绝对是质的变化。

    2012年11月,沃霍尔基金会与纽约佳士得联手,将其名下的300多件作品通过网络对全世界收藏家开放竞拍,上拍作品估价高端到达了150万美金。这是最早一次成规模,作品估价较高的纯粹网络拍卖。佳士得几经研究,选取适应网上拍卖的艺术家和作品,冒险挑战了当时主流舆论完成了销售。最终整场拍卖成交率达到了91%,成交价实现和高于估价的作品到达82%,总成交额达到1700多万美元,成交单价最高的作品为125万美元。

    这次试验让高价艺术品销售的经纪人和机构们既感到兴奋,又感到恐慌。买卖双方交易成本在极大地降低,交易模式变得极其迅速,而且来自全球巨大量保密数据的采集到达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对客户行为和市场趋势的分析又到达了新的广度和深度。在高价作品销售的二级市场,网络,甚至手机不再仅是一种技术辅助手段,而成为战略发展的目标,很有可能在品牌信誉强势的大型拍卖行之间形成趋势和新一轮竞争。因为他们的信誉足以让买家省略掉看实物、鉴定、在场竞拍等环节。但是,拍卖行在高兴之余,也会思考和担忧技术以及商业模式的革命性变化是否在未来会压倒自身行业的专业。换句话说,未来的拍卖行的办公室里难到要变成这样的场景吗?——一群数据员和网络工程师每天从无边的数据库里调取、组合艺术品信息,精准地推送到消费者的电视、电脑、手机里,不再需要四处奔波、苦口婆心的艺术品经纪人。谁都可以做艺术品销售了吗?

    我们的世界在不知觉中已经被技术带入了一个文明的转折点,当人们可以轻易地在手机和电脑里购买百万美金艺术品的时候,实际改变了的,是这个世界人与人信任的机制。

    专业是始终会存在的,而且明显是会越来越细分,每个人专精于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然后由系统和技术来分工、排列组合不同行业和专业领域人们的工作,再由层层叠叠的媒介形成交通串联,最终每个人各取所需。全球最大的艺术品信息供应平台artprice、artnet网站,和中国的雅昌网,本来都只是依靠向客户提供二级市场艺术品历史交易数据,简单的数据分析和未来短期内艺术品展览、拍卖等预告信息等收取服务费的网站,在完成向电商交易平台转变后,资产规模都扩大了数倍。这类本身信誉良好的艺术品市场数据处理机构所做的,是在自身信息量和品牌基础上,为卖方建立一个具有巨大传播力的平台,在平台上,各家艺术品销售机构公平竞争,比拼作品实力和服务质量。随着网站搜索功能,物流、支付等服务的日益优化,确实促成的在线交易在迅速增长。但是这种公开的“网络中间人”和拍卖行自己建立自己的网络销售不一样,它违背了艺术品行业的本质规律——信息不对称,一旦买家通过网站和其背后的画廊、经纪人等销售机构建立起联系,就不再需要网站了,或者买家逐渐成熟后,熟悉了各种作品的买卖渠道,也就简单把网站当做获取信息的渠道了,而不会之间在上面购买,因为网站上做不到独家销售权(exclusive)。所以最终所有真正中间人会遇到的艺术品销售核心问题,网站都一样会遇到——美学、艺术史学和艺术市场的专业判断力、信誉,以及是否能够做到独家销售。

    电商大大减少了消费者与产品生产厂商之间的流程,人们不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货比三家”,消费者可选择的对象明显增加,货物的价格也日趋清晰化,过去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利润差正在被大大缩小。可艺术品不是标准化定价的商品,不同门类的艺术品和不同艺术家的价值不能简单的用数据分析比较、制定标准。“有价值的艺术品”,以及“高价格的艺术品”也都不是一两场拍卖上冒出头或者做几个学术包装的展览就可以形成的。中国目前的艺术行业本来就定价极其混乱。在线上、线下电子商务均急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有几个是真正有艺术理想、有职业道德的资源整合者,又有多少是希望利用高密度的曝光率和更多销售平台快速积累“信誉”和促成经济利益的生意人,就不得而知了。

    中国一切都走的太快了。拍卖行在收“广告费”接收拍品为艺术家定价;杂志在代理艺术家,代售艺术品;“收藏家”在开公关广告公司做艺术家营销;年轻艺术家在做艺术品经纪人;美术馆在做艺术品投资基金……无数匪夷所思的角色错位方式在中国都发生了。这些错位,和看到一台音响打开门却能冰镇饮料的惊喜不一样,相反让人感到担忧。作为艺术品市场的任何一个环节的参与者,都应该谨慎的学习和对自身的专业负责,才是对自己的时间和精神的尊重。(财富中文网)

我来点评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中国煤业大迁徙

500强情报中心

财富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