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底部寻找安全回报
“那场差点导致全球经济大萧条的金融危机已经结束了!”可以这样说吗?大部分人很确定地回答我说“是的”。但是,繁荣在哪里呢?投资的安全之路在哪里?我们还远没有到高枕无忧的时候。确切地说,市场还是在底部。但是,任何过于悲观的看法都是错误的。
和往年一样,今年我们也采访了3位上榜的基金经理。他们是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权益投资总监何江旭、华安宝利配置基金经理陆从珍和嘉实优质企业基金经理刘天君。三位基金经理都对今年的A股持比较乐观的态度。他们认为,今年GDP的增速大致在8.3%~8.5%之间。每位基金经理都承认通货膨胀的压力,并且相信目前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已经有明显的松动迹象。他们对投资者在资产配置方面的策略都给出了自己的忠告和建议,而且都不太看好黄金。
这一年,我们还没有看到像样的繁荣,甚至也没有看到真正的全面复苏。但是,我们清楚地知道,虽然最好的时候还没有到来,但是最差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接受现实,降低你的期望值吧!今年不是一个获取高收益的年份,但也不会太差。
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仍有蔓延的趋势,中国经济正在经历转型的阵痛。今后一段时间,投资是不是面临较大的风险?
何江旭:现在来看,比年初的预期要乐观一些。我昨天刚从美国回来。我们考察了一些当地的公司,美国经济的真实状况比国内想象的要好很多。从最近的数据来看,美国汽车业和房地产业复苏的迹象比较明显。如果说美国的经济增速今年能够达到2%~3%的话,对全球经济的拉动作用还是很明显的。美国的复苏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强劲,但复苏的态势是很稳的。欧洲确实波动会大一点,但我们认为欧债的问题是个政治问题,虽然困难一些,最终还是能解决的。从今年广交会的数据可以看出来,中国对欧洲的出口大幅下降。美国、欧盟、中国三足鼎立,美国和欧盟如果一正一负,相互抵消了之后,可能国际方面没有那么悲观。
从国内的宏观层面来看,可能进入到了一个深水区,主要问题是经济转型比较难。从传统的投资拉动转向消费驱动,这个过程现在看不可能一蹴而就,会比较长。但是整体而言,中国经济的增长并不会放慢。因为中国的经济体规模足够大。虽然东部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放慢,你到中西部一看,是在复制十年前的东部。即便在东部地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也还是有的,比如地铁、城市网、中心城区和卫星城市的连接、城际快速铁路的修建、污水处理系统等等,在提升城市质量方面的投资还是有很大的空间。中国政府的财力也能够支撑这个发展,远远没有到警戒线的水平。现在大家的担心可能是从两位数的增长回到8%左右的增长,要下一个台阶,人们是否能接受这个事实。即便降到7%,对这么大一个经济体来说,也不是一个低的增速,只是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
陆从珍:今年的投资机会比前两年要好得多。前两年,市场对于次贷危机对美国和欧洲经济带来的风险估计不足。欧债危机逐步暴露出来的时候,市场比较恐慌,不知道底在哪儿。我们认为,欧债危机最恐慌的阶段是去年。虽然后续仍然有蔓延的趋势,值得警惕,但从心理承受的冲击来讲,最差的时候已经过去。
刘天君:你的看法太悲观了。美国经济不算太好,但是比预想的略好。美国经济比较有柔韧性,有一些腾挪的地方,高科技产业增长较好,制造业也有所回暖。美股今年以来表现出很强的走势,反映了美国经济的微观层面有一些亮点。欧洲有问题的国家,比如西班牙、希腊等国的经济体量虽然偏小,但还是给欧洲经济拖了后腿。
“阵痛”这个词用得很对,中国经济的确是在经历转型的阵痛。过去是靠投资和出口拉动GDP,但今年确实比预想的要差,包括消费也受到了影响。我们认为今年是个中低风险而不是高风险的年份。预计全年的平均预期收益在10%~20%之间,是个获取正收益的年份。年初市场比较迷茫的时候,我们的仓位还是比较高、比较进取的,但也没有进取到认为牛市来了。整体而言,我们认为今年处于一个有结构亮点、估值安全的市场环境之下。
在全球和中国经济不太明朗的情况下,您看好哪些投资机会?
何江旭:我对全球经济的整体判断,是它处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修复过程,经济继续下行的风险已经不是很大,(起来)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什么时候起来,马上起来还是说在底部消化几年?对中国来说,基础设施的投资机会还是很大的。我说的基础设施投资,和以前的房地产投资不一样,而且包括比如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轨道交通的产业链很长,比高铁的产业链要更长,涉及到电子、工程机械、信息技术这些领域。另一个投资机会,我看好信息技术。现在任何一个经济体都摆脱不了互联网的渗透。我不是很清楚互联网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多大的范围内影响人的生活,但是方向是确定的,我未来比较看好这个方向。从更长期的角度来说,是医疗。中国很快会进入到老龄化社会,对医疗器械、服务、医药的需求都会增加。
陆从珍:我们认为中国经济软着陆的前景还是比较明确的,硬着陆的风险不大。相对其他市场而言,中国经济未来几年仍然有望保持比较高的增速,市场的投资机会很多。当然,这里面会有一些差异。投资拉动在中国的经济增长中仍然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相关行业的机会依然存在。但总的来讲,消费领域的长期机会更显著一点,比如医疗、保健、娱乐、旅游、食品饮料等。此外,经济转型中也会产生一些机会,比如说高端制造业,互联网技术带来了一系列的革新。另外,保险和金融创新也是比较大的亮点。
【专题】2012基金投资指南
· 基金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