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打开
从大到伟大:中国企业的第二次长征

从大到伟大:中国企业的第二次长征

刘  俏 2011年12月01日
“伟大”的一个重要内涵是基业长青,而实现基业长青的微观基础是企业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保持比竞争对手、比资金成本高出一截的投资资本收益率。

中国企业不伟大的原因

    中国缺乏具有高投资资本收益率和令人耳目一新的商业模式的企业,源于一系列的结构性原因。首当其冲的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而投资主体主要又是国企或地方政府。虽然国企改革历时多年,也取得了许多阶段性成果,但“软预算”约束、“道德风险”泛滥等一直困扰着国企和地方政府。国企和地方政府具有强烈的投资冲动,对“做大”有无限渴求,但同时又相对忽视投资资本收益率。大企业大多集中在与投资相关的产业;在与消费相关的行业,如食品饮料、食品服务、商业航空、制药、医疗保健、娱乐、信息服务、食品与药品零售等,鲜见有中国大企业的影子。归根到底,消费还不是拉动经济成长的主要引擎。

    阻碍中国伟大企业出现的另一个原因,是制度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中国经济经历了30年的高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制度基础设施的建设一直落后。中国的产品市场市场化程度非常高,但要素市场,尤其是资金市场和原材料、土地和劳动力市场等仍在政府的严格管制之下。《财富》世界500强中赫然在列的61家中国企业,只有华为、沙钢和联想三家属于民营性质。大量国企分布在垄断性行业,享有丰厚的垄断利润,轻易可以获取大量低垂的果实(资金、市场、准入许可等)。这些都可能扭曲企业的行为,严重限制其自主创新的动力和能力。据国资委的数字,中国逾百家央企平均每年用于研发的经费还不到收入的1%。没有强大的研发,何以成就伟大企业?作为对比,民营企业华为在不到30年的历程中,每年从收入中拿出10%做研发。迄今,华为在全球有20家研发机构,全部雇员中有46%从事研发活动。联想近年的成功,也与收购IBM的PC部门、获得强大的研发实力密切相关。

    再者,中国经济对内开放不足,始终缺乏一个整合而统一的国内市场。这集中反映在地方保护主义和中国大量行业的地域性分割上。其实,通过收购与兼并,整合某一产能过剩行业,从而做大做强,是许多伟大企业成功的路径。但在中国,地方政府往往人为地设置各种进入障碍,无疑降低了伟大企业出现的机率。在中国,研究发现,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往往比内向型企业更低。究其原因,缺乏统一而整合的国内市场,使得在国内市场的经营和交易成本甚至高于国际市场。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本土企业宁愿投入国际分工体系中,在国际市场上赚取微薄利润,也不愿致力于开发一个貌似很大的国内市场。

    脆弱的制度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制度和政策设计,往往为经济生活的参与者提供了各式各样或大或小的寻租机会。寻找“漏洞”的制度套利,便成了中国特有的商业模式创新。但这种追求“短平快”的财富攫取方法,只会引领中国企业的商业实践和商业思想向下、再向下,难以成为可持续的、能带来高投资资本收益的商业模式,企业“做强”谈何容易?

中国企业的第二次长征

    中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未来经济成长的重心将由投资转向消费和服务业,由国营企业转向私营资本,由粗放型增长转向效率驱动,由沿海转向内陆省市。伴随这一过程的,将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技术等大量新兴行业的崛起。在经济开始新的转型、经济增长模式发生深刻转变的时候,居于庙堂之上的政策制定者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的重要性,将远远低于通过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去激发出千千万万个体的“自下向上”的力量。激发他们的自主创新、创业的激情吧!应当用公正透明的方式评估他们尝试的结果,不要让不公不义使他们过早地变得世故,放弃最初最美的梦想,因为他们当中有乔布斯,有盖茨。相信统计学中的“大数定律”吧!只要有足够大的基数,有足够多的个体在努力、在尝试,大浪淘沙,总会有一批企业能够从激烈的竞争中突围而出,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伟大企业!

    从大到伟大,是中国企业面临且必须完成的第二次长征。

    作者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教授和院长助理,还担任深圳证券交易所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和博士后站指导老师。

  • 热读文章
  • 热门视频
活动
扫码打开财富Plus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