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邦鑫:不可复制的“蹊径”
采访预定在他的办公室中进行。推门进入的一刹那,只看到一张大会议桌几乎占满了不足10平米的房间。环顾四周,角落里有一个玻璃门的书架,里面多是与教育相关的书籍。“每天找我的人太多了,索性改成会议室,这样好交流。”为了今天的拍摄,他新买了一件亮蓝色的冲锋衣。员工提到他时,称他“邦鑫老师”,说他平时多穿一些素色的Polo衫,简单、随意。眼前的他,很难让人联想到纽交所上市公司CEO的身份。他创立的学而思教育,是国内首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市值逾7亿美元。
今年是学而思成立十周年。2003年张邦鑫从北大弃学开始创业时,我正在北大读本科,和他一样,我也做过家教。我说:“我只想到挣点零用钱,你却做成了一个企业。”他淡然一笑:“可能是因为你的家庭条件比较好吧”。当时,做家教学费最高的是高三课程,一次课两小时,收入70元。张邦鑫说:“我当时觉得70元很贵,得对得起这份收入,每次课我都多讲一些、讲好一些,让家长觉得钱花得不冤枉,这样我心里才比较坦然。”
从一次课几十元的家教做起,到一家年培训学员40万余人次、每年营收十几亿人民币的教育机构,张邦鑫和创业团队一起完成了蜕变。现在学而思已经形成了五个事业部,分别管理旗下的五大业务品牌:学而思培优(6~18岁中小学小班课外辅导)、智康1对1(6~18岁中小学1对1针对性辅导)、学而思网校(6~18岁中小学远程教育平台)、摩比思维馆(3~8岁关键期儿童思维培养)、e度教育网(0~18岁教育信息与资源分享平台)。其中,学而思培优是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品牌。
自2010年10月上市以来,学而思培优每年对总营收的贡献在70%以上。培优秉承三条原则:小班教学、开放课堂和随时退费,这三种教学模式皆为学而思首创。
学而思培优的缘起要追溯到张邦鑫的家教经历。当时他做一对一家教,尽心尽责、不断摸索总结学习方法,令学生的成绩有了大幅的提高。学生和家长口碑相传,来找他做家教的学生越来越多。因为分身乏术,有的家长就建议他开班授课。开班之后,他发现由于学生数量太多,自己难以照顾全面并保证效果,于是决定采用小班教学。现在的学而思培优每班学生控制在15~35人之间,严格执行先有师资再开班的原则,不盲目扩班。
学而思的培训对象是学生,但最终为培训课程买单的是家长,因此家长成为教师的“考官”,可以随时旁听,以监督授课的质量。如有任何的不满可以随时退费。在学而思创立初期,很多的培训机构都是先交费,再听课,前一两次可以免费试听,不满意退全款,之后就不能再退费了。张邦鑫认为,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服务,中间任何时间都可能出现家长和学生不满意、但已缴的学费不能退回的情况,这一风险不应该由家长来承担。于是,学而思首创了“随时退费”的制度,家长和学生如不满意可以在课程的前2/3提出退学,学而思将返还剩余课程的学费。这样的制度解除了家长的顾虑,同时倒逼教学质量的提升。“现在退费的主要原因,并非教学质量的问题。”张邦鑫介绍说,“天气不好、心情不好都可能导致退费,一年我们的退费金额要2~3亿”。在教辅培训领域,由于低门槛、低投入、先收费,吸引了很多的参与者,相互之间的模仿竞争也颇为激烈。但是这项“无理由退费”的制度却鲜有效仿者,毕竟这意味着对资金流的巨大挑战。
教育培训仍属新兴行业,很多模式仍在探索之中,行业乱象持续。在资本的逐利冲动下,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往往将重点放在在营销上,在明星教师、高分学生身上大做文章,利用多种渠道挥金扩张。而学而思在营销上的投入非常审慎,几乎很少在传统渠道上做广告,主要靠口碑和互联网招生。和明星教师各讲一套不同,学而思采用统一教材,对入职教师统一进行培训。学而思的教师招聘选拔非常严格,来自清华、北大和其他“211”、“985”重点院校的申请人,要经过申请、初试、复试指导、复试、专业培训、试用五道程序,最终录取率低于5%。“这是一个智力密集型的行业,必须能够拥有最优秀的人才,才能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尽管推行教学方法的标准化和教师团队“去明星化”,但教师的流失对企业的损害仍是非常大的,一名教师会带走一大批生源,并引发连锁反应。在张邦鑫看来,除了有竞争力的待遇之外,学而思未来要加强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和可预期的职业发展前景,提高教师团队的忠诚度。